[發明專利]一種STATCOM的構網控制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162017.6 | 申請日: | 2023-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733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戴朝波;楊志昌;趙國亮;于弘洋;孫曉彤;劉嘯歌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12 | 分類號: | H02J3/12;H02J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紀贊 |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tatcom 控制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STATCOM的構網控制方法及系統,基于無功功率偏差和/或交流電壓偏差,采用多種控制目標在線切換方式,計算指令電壓瞬時值的幅值;基于直流電壓偏差及有功功率瞬時值,計算指令電壓瞬時值的頻率;根據指令電壓瞬時值的幅值及其頻率,構建指令電壓瞬時值;基于交流電壓與指令電壓瞬時值的差值,計算指令電流值,指令電流值用于生成STATCOM的開關序列。本發明通過采用交流電壓控制、無功功率控制,當系統電壓發生突升或突降時,STATCOM快速輸出相應的電流,同時不發生過電流,即換流器不會因為過電壓或過電流而退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動態無功補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STATCOM的構網控制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現階段,輸電網用動態無功補償裝置主要有靜止無功補償裝置(static?VARcompensator,SVC)、靜止同步補償器(static?synchronous?compensator,STATCOM)和快速動態響應的同步調相機(fast?dynamic?response?synchronous?condenser)這三種。
STATCOM接入電網的簡化等效電路如圖1所示。STATCOM裝置級控制有五個部分,即同步控制、直流電壓控制、交流電壓控制、電流控制、調制控制。同步控制通常采用三相軟件鎖相環,輸入量通常為公共連接點三相電壓v,通過三相軟件鎖相環找到相應的頻率f和相角θ,作為電流控制和電壓控制的控制基準。直流電壓控制通常通過控制輸出電流的有功分量大小來調節STATCOM和電網交換的有功功率大小,以此來穩定STATCOM的直流電壓。直流電壓控制的輸入量為換流器直流電壓的偏差⊿udc,輸出量為d的指令電流idref。交流電壓控制通過控制注入電網無功功率的大小來調節STATCOM公共連接點交流電壓。交流電壓控制的輸入量通常為STATCOM公共連接點交流電壓的偏差⊿V,輸出量為q軸的指令電流iqref。dq軸交叉解耦電流控制是目前較為流行的電流控制,輸出量為電壓指令值vref。電流控制的目標是STATCOM輸出電流能精確跟蹤相應的指令電流。調制的控制目標是把電壓指令轉化為換流器中IGBT等電力電子開關器件所接收的脈沖觸發信號,通常有脈寬調制和最近電平逼近兩大類。
由上可知,現有STATCOM裝置級控制策略使得整個換流器呈現類似電流源的特征,不能像同步調相機那樣在系統電壓突變時,在允許范圍內快速輸出相應電流。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STATCOM裝置級控制策略使得整個換流器呈現類似電流源的特征,不能在系統電壓突變時,在允許范圍內快速輸出相應電流缺陷,從而提供一種STATCOM的構網控制方法及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STATCOM的構網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基于無功功率偏差和/或交流電壓偏差,采用多種控制目標在線切換方式,計算指令電壓瞬時值的幅值;基于直流電壓偏差及有功功率瞬時值,計算指令電壓瞬時值的頻率;根據指令電壓瞬時值的幅值及其頻率,構建指令電壓瞬時值;基于交流電壓與指令電壓瞬時值的差值,計算指令電流值,指令電流值用于生成STATCOM的開關序列。
在一實施例中,無功功率偏差及交流電壓偏差為STATCOM接入點低壓側的偏差量,或經過升壓變壓器后高壓側的偏差量。
在一實施例中,基于無功功率偏差和/或交流電壓偏差,采用多種控制目標在線切換方式,計算指令電壓瞬時值的幅值的過程,包括:利用以無功功率為控制目標的無功功率控制方法,基于無功功率偏差,計算指令電壓瞬時值的幅值;或者,利用以交流電壓為控制目標的交流電壓控制方法,基于交流電壓偏差,計算指令電壓瞬時值的幅值;或者,利用以無功功率及交流電壓為控制目標的綜合平衡控制方法,基于無功功率偏差及交流電壓偏差,計算指令電壓瞬時值的幅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1620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