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充放電電壓-比容量差減分析法研究電極材料電池性能的方法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158422.0 | 申請日: | 2023-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5201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1 |
| 發明(設計)人: | 馬樹華;于濱;張亞榮;曲福林;王文祥;孫洋;龍志;徐鵬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85 | 分類號: | G01R31/385;G01R31/388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張春連 |
| 地址: | 25002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放電 電壓 容量 分析 研究 電極 材料 電池 性能 方法 及其 應用 | ||
1.一種基于充放電電壓-比容量差減分析法研究電極材料電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電極材料半電池的充放電電壓比容量曲線,采用差減分析法并結合材料的原始信息、處理條件以及隨后的化學與結構表征研究電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及其反應機制,具體步驟為:
(1)將電極材料制備成半電池,在恒流條件下進行充、放電實驗,記錄電極材料的首次、二次和三次或該電極材料相鄰次數的充電及放電數據;
(2)將一組充電或放電數據的比容量作為被減數,另一組充電或放電數據的比容量作為減數,基于相同的電位基準得到比容量差減數據,以比容量差減數據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充放電電壓-比容量差減分析法研究電極材料電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極材料為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充放電電壓-比容量差減分析法研究電極材料電池性能的方法,所述的差減曲線包括以下情況中的一種以上:同一電極材料首次與二次之間的不可逆容量曲線、首次以外不同次數之間的可逆容量損失曲線,原始材料及經化學、物理或機械處理后材料首次之間的容量損失/增益曲線,不同材料對應次數之間的差別曲線,基于一次差減曲線的實際意義而進行的二次以及多次差減曲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充放電電壓-比容量差減分析法研究電極材料電池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量損失/增益曲線為電極材料與該材料經過化學、物理或機械處理后所獲得的材料之間首次充電或放電的差減曲線,處理后整體容量降低/增加時的曲線。
5.一種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基于充放電電壓-比容量差減分析法研究電極材料電池性能的方法在研究電極材料儲能反應機理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15842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