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時分雙工的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服務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139729.6 | 申請日: | 2023-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73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洋;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5/14 | 分類號: | H04L5/14;H04L1/00;H04W72/566;H04W72/04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丁鑫;臧建明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時分 雙工 數據傳輸 方法 裝置 服務器 | ||
本公開提供的一種基于時分雙工的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服務器,涉及數據傳輸技術,包括:每隔預設第一時間,根據接收到的終端發送的服務請求中包括的終端狀態信息,更新共享資源中包含的符號數量;共享資源為根據預設方式,在原始幀結構中包含的下行時隙中選取預定數量的符號確定的;若確定終端狀態信息滿足第一預設條件,則將共享資源設置為上行數據傳輸通道;若確定終端狀態信息,以及共享資源中包含的共享符號總數,滿足第二預設條件,則將共享資源恢復為下行數據傳輸通道。本方案可以在下行時隙中選擇一定數量的符號作為共享資源,在滿足條件時,將共享資源用于上行數據傳輸,可降低上下行時隙倒換帶來的等待時延,進而降低空口時延。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數據傳輸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時分雙工的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服務器。
背景技術
超可靠低時延傳輸(Ultra?Reliable?Low?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具有超低時延、超高可靠等特性,主要為滿足面向行業用戶應用場景而生的,uRLLC技術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自動駕駛、車聯網、遠程醫療等時延敏感且網絡穩定性要求較高的場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空口時延分為用戶面時延及控制面時延,用戶面時延對2B業務影響更大,用戶面時延主要受傳輸時隙間隔、資源調度時間、重傳時間、終端和基站的處理時間等因素的影響。
為了滿足uRLLC的低時延特性,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在R15及R16標準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增強技術,主要包括智能預調度、上行免調度、下行搶占機制、Mini-slot技術等優化調度技術,特殊幀結構、更大子載波間隔等減少時間間隔技術,以及提高可靠性、減少重傳次數等相關技術。
在時分雙工(Time?Division?Duplexing,TDD)制式中,上下行數據必須等待在相應的上下行時隙才能進行數據的發送,因此,TDD制式上下行時隙倒換間隔是影響空口時延的關鍵因素,但是,上述現有低時延技術都無法克服上下行時隙倒換帶來的等待時延,時延有待進一步降低。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基于時分雙工的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服務器,以降低空口時延。
根據本公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時分雙工的數據傳輸方法,應用于基站,包括:
每隔預設第一時間,根據接收到的終端發送的服務請求中包括的終端狀態信息,更新共享資源中包含的符號數量;所述共享資源為根據預設方式,在原始幀結構中包含的下行時隙中選取預定數量的符號確定的;
若確定接收到的終端發送的服務請求中包括的終端狀態信息滿足第一預設條件,則將所述共享資源設置為上行數據傳輸通道,以實現利用所述共享資源傳輸上行數據;
若確定所述共享資源為上行數據傳輸通道,且確定接收到的終端發送的服務請求中包括的終端狀態信息,以及所述共享資源中包含的共享符號總數,均滿足第二預設條件,則將所述共享資源恢復為下行數據傳輸通道,以實現利用所述共享資源傳輸下行數據。
根據本公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時分雙工的數據傳輸裝置,應用于基站,包括:
符號更新單元,用于每隔預設第一時間,根據接收到的終端發送的服務請求中包括的終端狀態信息,更新共享資源中包含的符號數量;所述共享資源為根據預設方式,在原始幀結構中包含的下行時隙中選取預定數量的符號確定的;
設置單元,用于若確定接收到的終端發送的服務請求中包括的終端狀態信息滿足第一預設條件,則將所述共享資源設置為上行數據傳輸通道,以實現利用所述共享資源傳輸上行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1397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