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性能纖維混凝土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310094321.1 | 申請日: | 2023-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180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徐建光;李永升;佀保全;原國健;周少龍;劉綺軒;徐云華;閆昌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青島中航工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5/40 | 分類號: | B28C5/40;B28C5/16;B28C5/08;B28C7/12;B28C7/04 |
| 代理公司: | 青島曉航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70 | 代理人: | 王倩倩 |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濱海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性能 纖維 混凝土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纖維混凝土制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高性能纖維混凝土的制備方法,由支座、控料機構、處理機構和攪拌機構配合完成,支座上端面固定連接有混合筒,混合筒內部安裝有攪拌機構,支座上端面左部且位于混合筒上方通過左L形架安裝有控料機構,轉柱外表壁后部周向均勻固定連接有若干個用于和受撥板配合的撥壓板,轉軸外部固定連接有拉簧,拉簧遠離轉軸的一端通過固定板固定連接在U形管前端面,本發明通過對纖維表面進行濕潤處理,使得纖維能夠充分的和混凝土基材粘合到一起,提高了纖維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且再通過將混凝土基材和纖維依次間歇投放至混合筒中,使得混凝土基材和纖維能夠充分均勻的混合到一起,提高了纖維混凝土的制備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纖維混凝土制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性能纖維混凝土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纖維混凝土是纖維和混凝土基材組成的復合材料的統稱,凈漿、砂漿與混凝土的主要缺點是:抗拉強度低、極限延伸率小、性脆,加入抗拉強度高、極限延伸率大、抗堿性好的纖維,可以克服這些缺點,以水泥漿、砂漿或混凝土作基材,以纖維作增強材料所組成的水泥基復合材料,稱為纖維混凝土,纖維可控制基體混凝土裂紋的進一步發展,從而提高抗裂性,增強混凝土的強度。
現有的纖維混凝土制備方法為一般先往攪拌器內加入膠凝材料、粗細集料,然后人工加入適量的纖維,緊接著進行干拌,時間較長,而且由于纖維表面為干燥的狀態,使得混凝土基材和纖維不能夠充分粘合至一起,從而導致制備出的纖維混凝土抗拉強度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制備質量差,另外,現有制備方法在投料的過程中將混凝土基材和纖維直接全部投入到容器中進行攪拌,容易導致混凝土基材和纖維無法充分均勻的混合,制備出的纖維混凝土容易出現裂紋,降低了纖維混凝土的制備質量。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性能纖維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可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指出的難題。
技術方案: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性能纖維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具體高性能纖維混凝土的制備步驟如下:
S1:首先通過人工將混凝土基材通入到控料機構中,接著將纖維輸送至處理機構中;
S2:然后處理機構將S1中的纖維處理完成后輸送至控料機構中,由控料機構將混凝土和纖維間歇輸送至混合筒中;
S3:最后,通過攪拌機構對混凝土基材和纖維進行攪拌使其均勻充分的混合,即可完成制備;
上述高性能纖維混凝土S1-S4步驟中的高性能纖維混凝土的制備需要由支座、控料機構、處理機構和攪拌機構配合完成。
所述支座上端面固定連接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內部安裝有攪拌機構,所述支座上端面左部且位于混合筒上方通過左L形架安裝有控料機構,支座上端面右部通過右L形架安裝有處理機構,所述處理機構包括U形管,所述右L形架橫向段上端面通過固定桿固定連接有U形管,所述U形管腔底左部等距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端面等距開設有若干個凹槽,位于同一安裝板中的凹槽內部共同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位于凹槽中的外部固定連接有撥動板,所述轉軸前端貫穿U形管前部壁板,所述U形管前端面左部等距嵌接有若干個和安裝板對應的L形管,所述L形管橫向段下部等距連通有若干個霧化噴頭,所述L形管豎向段外部連通有圓盒,所述圓盒內部通過轉柱轉動連接有撥槳,所述轉軸外表壁前部固定連接有受撥板,所述轉柱外表壁后部周向均勻固定連接有若干個用于和受撥板配合的撥壓板,所述轉軸外部固定連接有拉簧,拉簧遠離轉軸的一端通過固定板固定連接在U形管前端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青島中航工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青島中航工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943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