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軌排井預制板封堵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92777.4 | 申請日: | 2023-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457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良濤;朱益龍;岳長庚;賈明杰;吳鵬飛;王海亭;繆偉;王旭東;王輝;李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6 | 分類號: | E02D29/16;E02D29/045;E02D15/08;E02D15/02;E02D31/08 |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創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黎國珍 |
| 地址: | 21501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排井 預制板 封堵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軌排井預制板封堵裝置,涉及軌道交通建設領域,包括:隧道中板,所述隧道中板設置在隧道內部中側,且隧道內部底端面中側設置有中隔墻,并且隧道內部底端面位于中隔墻左右兩側均搭設有腳手架;所述隧道中板上的軌道吊裝井口內部呈均勻狀放置有預制中板,且預制中板左右兩側上部均插接有一根加強鋼筋;本發明通過預制中板的設置,能夠提前將預制中板進行預制,從而為負二層的接觸網、電纜橋架等施工創造有利條件,從而大大縮短了停工等待的時間,從而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設速度;解決了傳統現澆鋼筋混凝土封堵結構在施工時,由于在等待現澆鋼筋混凝土封堵結構完全凝固的過程中,需要停工等待,從而影響工程建設速度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建設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軌排井預制板封堵裝置。
背景技術
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過程中,為滿足地下車站、區間鋪軌的需要,通常要在車站結構板上預留軌道吊裝井的洞口,這個用于軌排施工的洞口通常稱為軌排井。軌排井的功能是將軌排成品由組裝區吊放至鋪軌車,并運輸至鋪軌工作面。其位置和大小應滿足軌排安全、高效吊裝的要求。鋪軌單位要求軌排孔開設于地鐵線路正上方,待鋪軌作業完成后再將軌排井采用后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封堵。
而傳統的軌排井采用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封堵結構在施工時,由于鋪軌完成后需先在負二層(軌行區)搭設腳手架,進行負一層軌排孔澆筑,待負一層的中板達到設計強度后再向上搭設負一層腳手架,進行頂板軌排井澆筑,待頂板達到設計強度后再由上而下拆除腳手架,從而使得整個封堵施工過程中,不利于接觸網、電纜橋架等施工條件,且也不利于及時進行全線熱滑(熱滑包含軌排井下停車線),并且還會影響工程建設速度,尤其是在等待澆筑混凝土完全凝固時,此期間需要停工等待,從而浪費大量時間。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軌排井預制板封堵裝置,以解決傳統現澆鋼筋混凝土封堵結構在施工時,由于在等待現澆鋼筋混凝土封堵結構完全凝固的過程中,需要停工等待,從而不利于接觸網、電纜橋架等施工條件,且也不利于及時進行全線熱滑,并且還會影響工程建設速度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軌排井預制板封堵裝置,具體包括:隧道中板,所述隧道中板設置在隧道內部中側,且隧道內部底端面中側設置有中隔墻,并且隧道內部底端面位于中隔墻左右兩側均搭設有腳手架;所述隧道中板上的軌道吊裝井口內部呈均勻狀放置有預制中板,且預制中板左右兩側上部均插接有一根加強鋼筋;所述中隔墻左右兩側上端均設有密封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中隔墻包括中隔墻下段、中隔墻后澆段和連接鋼筋,所述中隔墻下段設置在隧道內部底端面中側,且中隔墻下段內部預埋有連接鋼筋;所述中隔墻下段上端澆筑有中隔墻后澆段。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鋼筋上端貫穿中隔墻下段頂端面,且連接鋼筋上端位于中隔墻后澆段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預制中板上部預埋有四個預埋吊環,且每個預埋吊環一側均焊接有連接套;所述連接套與加強鋼筋插接。
進一步的,所述預制中板上端面中部開設有澆筑孔,且澆筑孔內部設有進料管,所述進料管的高度與預制中板中部厚度相等。
進一步的,所述預制中板底端面呈左右對稱狀開設有兩個矩形凹槽,且每個矩形凹槽內部均設有一個預埋鋼板;所述預埋鋼板上端面呈均勻狀設有加固柱,且加固柱上端位于預制中板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機構包括鋼模板、連接桿和角鋼,所述鋼模板的數量為兩個,且兩個鋼模板上呈均勻狀插接有八根連接桿;兩個所述鋼模板相背面上端均焊接有一個角鋼。
進一步的,每根所述連接桿外部左右兩端均設有螺紋,且連接桿兩端的螺紋呈對稱狀分布,并且每根連接桿外部左右兩端均通過螺紋連接有緊固螺母。
進一步的,當所述密封機構處于密封狀態時,兩個角鋼上端分別焊接在預制中板底部的兩個預埋鋼板的底端面上。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927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