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茶樹短穗苗圃扦插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91817.3 | 申請日: | 2023-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58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恒;王慧;陳睿;來玉賓;侯劍;惠海濱;毛瑞喜;王超;于立娜;王文彬;吳乃國;門慶永;盛萍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照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G2/10 | 分類號: | A01G2/10;C05G3/00;C05G5/20;A01G17/00;A01G22/40;A01B79/02;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6 | 代理人: | 王術娜 |
| 地址: | 276827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樹 苗圃 扦插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茶樹短穗苗圃扦插方法,屬于植物無性繁殖技術領域。本發明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秋季苗圃播種豆科綠肥,翌年,待豆科綠肥盛花期翻壓入苗圃,7?10d后噴施促根營養液,進行茶樹短穗扦插;所述促根營養液包括稀土鑭和多胺。本發明通過在扦插苗圃翻壓綠肥,提升苗圃土壤營養水平,利于插穗成活生根;通過噴施稀土鑭和多胺溶液,促進養分積累,調節茶樹短穗內源激素水平和酶活性,進一步提升生根能力,且本發明方法省時省力,適合大面積苗圃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無性繁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茶樹短穗苗圃扦插方法。
背景技術
茶樹(Camellia?sinensis)是山茶科山茶屬的一種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我國南方一種重要經濟作物,具有生長周期長、自交不親和的特性。目前,短穗扦插是茶樹良種繁殖的主要方法,它能保持優良品種的特征特性,具有品種純度高、取材方便、繁殖季節長、發根成苗快、成活率高等優點。
當前,對茶樹短穗扦插的主要問題為如何提升其扦插生根率。茶樹扦插無性繁殖主要采用畦面鋪心土的短穗扦插方式,其能夠有效減少繁育過程中的病害和草害,從而提升扦插生根率,但由于投入成本高,逐漸采用人工栽培基質替代心土進行茶樹扦插,然而,其仍存在工作量大、費時費力等問題,對于大面積苗圃,投入較大。另外,為了提升扦插生根率,相關從業者多采用外源激素處理插穗,以提升生根率。然而,在苗圃生產過程中,平均每畝插穗需要幾萬至十幾萬株,利用外源激素處理插穗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且影響插穗當天扦插,制約茶樹良種繁育與推廣。
因此,如何利用茶樹苗圃原土進行短穗扦插,無需心土、人工栽培基質的調配及外源激素處理,仍能保證茶樹短穗扦插具有較高的生根率和出圃率,是當前茶樹短穗扦插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樹短穗苗圃扦插方法,適合大面積苗圃茶樹短穗扦插應用,可直接在苗圃原土進行扦插繁殖,且能夠明顯提升茶樹短穗扦插生根率和出圃率。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茶樹短穗苗圃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秋季苗圃播種豆科綠肥,翌年,待豆科綠肥盛花期翻壓入苗圃,7-10d后噴施促根營養液,進行茶樹短穗扦插;所述促根營養液包括稀土鑭和多胺。
優選的是,所述豆科綠肥為紫花苜蓿、紫云英、毛葉苕子、白三葉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的是,所述豆科綠肥播種量為5-10g/m2。
優選的是,所述豆科綠肥翻壓深度為15-25cm。
優選的是,所述稀土鑭為硝酸鑭,濃度為8-12mg/L。
優選的是,所述多胺為腐胺,濃度為400-600mg/L。
優選的是,所述促根營養液施用量為0.8-1.2L/m2。
優選的是,所述茶樹短穗長度為2-4cm,帶有1片葉且腋芽飽滿。
優選的是,所述茶樹短穗按行距6-10cm、株距2-3cm扦插。
優選的是,還包括扦插后管理:搭遮陰棚,每天噴水一次,保持苗圃土壤濕潤,控制苗圃溫度22-27℃。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茶樹短穗苗圃扦插方法,通過在苗圃地種植綠肥并翻壓,明顯改善土壤性狀,可直接在苗圃原土進行茶樹短穗扦插,無需鋪設心土或人工調配基質。
本發明通過噴施促根營養劑,稀土鑭和多胺產生協同作用,促進插穗養分物質積累,調節茶樹短穗內源激素水平和酶活性,促進短穗扦插生根;且促根營養液直接噴施,施用簡單,適用于茶樹短穗苗圃扦插繁育。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照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未經日照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918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環烯烴共聚物、光學制品及電子設備
- 下一篇:訪問控制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