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IM與物聯網的管理信息系統及其實現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89829.2 | 申請日: | 2023-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203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杰;尚琦智;高艷;張丹青;王文全;陳敏;繆鵬;沈雪梅;張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G06F30/13;G06T17/10;G06T7/00;G16Y40/10;G16Y40/20;G16Y40/3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毅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南通市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im 聯網 管理信息系統 及其 實現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BIM與物聯網的管理信息系統,涉及建筑管理技術領域,所述系統包括,BIM采集終端,用于獲取構件建筑三維模型的指標數據以及輸入采集建筑施工場地的監測數據;指揮終端,用于接收BIM采集終端發送的指標數據與監測數據,并依據指標數據與監測數據分別建立BIM三維模型,同時對BIM三維模型進行展示、對比、分析后傳遞管理信號;移動端,用于接收指揮終端發送的工作指令,并向指揮終端查看實時信息;通信模塊,用于連接BIM采集終端與指揮終端以及移動端與指揮終端。本發明實現以點帶面,不僅可以節省算量時間,減少重復算量,而且能夠更加精準的計算造價,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管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BIM與物聯網的管理信息系統及其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縮寫,是英文單詞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縮寫。BIM定義為在設施的不同階段,不同利益相關方通過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職責的協同作業,簡單說就是由數字技術支撐的對對建筑環境的生命周期管理。物聯網技術是現行網絡中比較先進的技術之一,它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合理性,根據智能產品或各種感應器收集信息之后,把這些信息結集到有關的平臺中,進行系統的解讀和高效的存儲,BIM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結合,可以將數據信息與物理線路、虛擬與實際的接口連接起來,實現有效的現場實際操作和個人行為管理方法。
在建筑管理中,建筑管理大多需要大量人工進行巡檢等管理工作,需要人力資源大,并且管理不及時,還容易出現疏漏等情況,而目前應用與BIM和物聯網技術的管理信息方法,如申請公布號CN114237085A所示的一種基于BIM和物聯網的智能建筑數字化管理系統,其雖然實現了BIM與物聯網的結合,實現建筑管理調節,但是在建筑管理信息的過程中,只采用單獨的BIM三維模型,無法實現精準的匹配計算,導致管理信息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差錯,從而影響計算的精度,進而影響施工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只采用單獨的BIM三維模型,無法實現精準的匹配計算,導致管理信息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差錯,從而影響計算的精度,進而影響施工效率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基于BIM與物聯網的管理信息系統及其實現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BIM與物聯網的管理信息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BIM采集終端,用于獲取構件建筑三維模型的指標數據以及輸入采集建筑施工場地的監測數據;
指揮終端,用于接收BIM采集終端發送的指標數據與監測數據,并依據指標數據與監測數據分別建立BIM三維模型,同時對BIM三維模型進行展示、對比、分析后傳遞管理信號;
移動端,用于接收指揮終端發送的工作指令,并向指揮終端查看實時信息;
通信模塊,用于連接BIM采集終端與指揮終端以及移動端與指揮終端,實現BIM采集終端與指揮終端之間的數據交互以及移動端與指揮終端的數據交互;
其中所述指揮終端包括處理服務器、展示模塊、對比模塊、分析模塊、區別展示模塊、指揮中心和警示模塊。
優選的,所述BIM采集終端包括數據輸入模塊和數據采集模塊,其中所述數據輸入模塊用于輸入構件BIM三維模型的初始指標數據,包括BIM三維模型的預設構件信息數據和設計圖紙;
所述數據采集模塊用于采集建筑施工場地的實時監控數據,包括地上傳感器監控數據和地下傳感器監控數據以及連接傳感器的若干個監控裝置。
優選的,所述通信模塊包括無線通訊連接和有線通訊連接,其中BIM采集終端采用無線通訊連接和有線通訊連接的任一種與指揮終端連接,所述移動端采用無線通訊連接與指揮終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大學,未經南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898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