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粒徑單晶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鋰離子電池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89289.8 | 申請日: | 2023-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817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魏國禎;祖國晶;王鵬峰;曾雷英;姜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G51/00 | 分類號: | C01G51/00;C01G53/00;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賽恩倍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彭輝劍 |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廈門市中國(***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粒徑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鋰離子電池 | ||
1.一種小粒徑單晶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按照化學計量比取鋰源化合物、鎳源化合物、鈷源化合物和錳源化合物,與絡合劑A的水溶液進行混合,反應得到混合溶液;
S2: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絡合劑B的水溶液,反應得到溶膠;
S3:將所述溶膠加熱,蒸發濃縮形成凝膠;
S4:將所述凝膠進行分步煅燒,得到小粒徑單晶正極材料;
其中,所述小粒徑單晶正極材料的化學通式為LikNixCoyMnzO2,x:y:z=(0.10~0.85):(0.05~0.40):(0.10~0.35),0.95≤k≤1.15;所述絡合劑A為2-羥基丙酸、天冬氨酸、奎寧酸、琥珀酸或蟻酸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絡合劑B為抗壞血酸、氨基葡萄糖、酪氨酸或氨基丁酸中的至少一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鋰源化合物、鎳源化合物、鈷源化合物和錳源化合物各自獨立地為鋰、鎳、鈷、錳元素的氧化物、醋酸鹽或草酸鹽中的至少一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絡合劑A的質量與所述鋰源化合物、鎳源化合物、鈷源化合物和錳源化合物的總質量之比為(5-50):(50-95)。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絡合劑B的質量與所述小粒徑單晶正極材料的質量之比為5~500:1000;
所述絡合劑B的水溶液的濃度為0.01~3mol/L;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所述絡合劑B的水溶液的進料流量為0.1~20L/h。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反應的溫度為30-70℃,時間為0.1-1h,攪拌速度為200-600r/min;
步驟S2中所述反應的溫度為30-70℃,時間為0.1-1h,攪拌速度為300-800r/min。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前,還包括:調節所述溶膠的pH為6.5~7.5;步驟S3中所述加熱的溫度為40~90℃。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膠的黏度為40000-100000mpa.s。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所述分步煅燒包括:將所述凝膠在氧氣或空氣氣氛下進行至少兩步煅燒;
其中,第一步煅燒的溫度為300~450℃,停留時間為2~12h,升溫速率為1~10℃/min;第二步煅燒溫度550~900℃,停留時間為1~15h,升溫速率為5~20℃/min;或
第一步煅燒的溫度為100~400℃,停留時間2~15h,升溫速率為1~10℃/min,第二步煅燒的溫度為450~900℃,停留時間1~12h,升溫速率為1~20℃/min,第三步煅燒的溫度350~850℃,停留時間1~9h,降溫速率為5~20℃/min;或
第一步煅燒的溫度為100~250℃,停留時間2~12h,升溫速率為1~10℃/min,第二步煅燒的溫度為300~450℃,停留時間1~15h,升溫速率為5~20℃/min,第三步煅燒的溫度為500~880℃,停留時間1~15h,升溫速率為5~20℃/min。
9.一種小粒徑單晶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所述小粒徑單晶正極材料的粒徑D50為1.5μm~5μm。
10.一種鋰離子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鋰離子電池包括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小粒徑單晶正極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8928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