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針對S35設計的高速光學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84332.1 | 申請日: | 2023-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687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若言光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尚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83 | 代理人: | 印丹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林泉街39***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針對 s35 設計 高速 光學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針對S35設計的高速光學系統,屬于一種用于匹配S35(24.6x13.8mm)尺寸傳感器相機攝影機的40mm/f0.85高速鏡頭的光學系統,目前為市場上得到量產的最大光圈鏡頭,鏡頭結構包括10片光學玻璃的光學結構,包括沿光軸方向由物側到像側設置的第一透鏡組,光闌,第二透鏡組及第三透鏡組,所述第一透鏡組及第二透鏡組為固定鏡片組,所述第三透鏡組為移動鏡片組,可沿光軸方向移動;本發明針對40mmf/0.85的大光圈的光學系統,在保證低畸變,光圈全開保持很高分辨率的前提下,實現量產,可用于極暗光線環境下的圖像拍攝和視頻監控,可廣泛用于暗室生物化學反應觀測,太陽能面板,模擬太空暗室,特殊要求夜視儀等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針對S35設計的高速光學系統。
背景技術
大光圈的光學系統,可以運用于環境很昏暗的地方。要保證最大光圈下的成像品質,不僅對光學系統的設計是個挑戰,而且,鏡頭的制造和裝配精度難度也很大。許多高品質大光圈鏡頭的價格非常昂貴,徠卡50mm?0.95鏡頭市場售價高達1萬美元。
為了保證最大光圈下的成像品質,大光圈鏡頭的內部光學和機械結構的配合往往顯得非常重要,這就對光學玻璃元件和機械零件的高精度制造和裝配的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徠卡21mm?f1.4采用純手工裝配,這也導致該鏡頭產量極低,不言而喻,成本比自動化生產的鏡頭要高出許多;單純地用光學設計軟件設計高速鏡頭雖然有很高難度,但是借助于越來越強大的計算機芯片運算能力,還是可以實現,但是要保證最終從設計轉化成高成像品質的成品光學鏡頭,就不如想象的那么簡單了;別的不談,光是對焦就是個問題,尤其是長焦大光圈鏡頭,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因為景深很淺,稍微的抖動或者對焦環旋轉移動有一絲偏移,就會焦點丟失,特別像在f0.85這種極端大光圈下,對于最后一組鏡組移動的時候聯動對焦要求的精確度可想而知,因此本發明設計了旋轉行程270°的對焦結構設計。
本發明在保證制造精度的情況下,研制了一種針對S35設計的高速光學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經檢索,未發現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針對S35設計的高速光學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針對于大光圈的光學系統而言,因價格昂貴且制造裝配精度要求高而無法實現量產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針對S35設計的高速光學系統,包括沿光軸方向由物側到像側設置的第一透鏡組,光闌,第二透鏡組及第三透鏡組,所述第一透鏡組及第二透鏡組為固定鏡片組,所述第三透鏡組為移動鏡片組,可沿光軸方向移動;
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沿光軸方向由物側到像側依次設置的第一透鏡,折射率為1.74<nd<1.79;第二透鏡,折射率為1.61<nd<1.67;第三透鏡,折射率1.63<nd<1.65;第四透鏡,折射率1.81<nd<1.88;第五透鏡,折射率1.85<nd<1.91;以及第六透鏡,折射率1.92<nd<1.98;
所述第二透鏡組為膠合件,包括沿光軸方向由物側到像側依次設置的第七透鏡,折射率1.64<nd<1.69;第八透鏡,折射率1.74<nd<1.79;以及第九透鏡,折射率1.83<nd<1.92;
所述第三透鏡組包括第十透鏡,折射率1.83<nd<1.92。
優選的,所述第一透鏡組中,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若言光學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若言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843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