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道數據處理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84279.5 | 申請日: | 2023-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914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澤坤;張帥;劉成威;孫洪國;高騰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嶺東核電有限公司;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嶺澳核電有限公司;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1B11/06;F17D5/00;G06T7/90;G06T17/00;G06F30/17;G06F113/14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聶榕 |
| 地址: | 518026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道 數據處理 方法 系統 計算機 設備 存儲 介質 | ||
1.一種管道數據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檢測裝置對待測管道進行掃描檢測,得到所述待測管道對應的三維管道模型以及所述待測管道在各檢測點對應的厚度檢測數據;
根據所述待測管道的原始管道參數和各所述檢測點對應的厚度檢測數據進行指標標定,得到各檢測點的指標坐標點;
根據各所述指標坐標點對所述待測管道進行顏色標定,得到所述待測管道對應的平面色差矩陣圖;所述平面色差矩陣圖用于表征所述待測管道的壁厚減薄程度;
依據預設的指標標準、所述平面色差矩陣圖和所述厚度檢測數據在所述三維管道模型上進行標注,以更新所述三維管道模型,得到目標管道模型;所述目標管道模型用于表征所述待測管道的壁厚程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檢測裝置對待測管道進行掃描檢測,得到所述待測管道對應的三維管道模型以及所述待測管道在各檢測點對應的厚度檢測數據,包括:
基于所述檢測裝置上的檢測探頭對所述待測管道進行環狀掃描檢測,得到所述待測管道的三維管道模型;
對所述待測管道上同一徑向面上的各個檢測點進行壁厚檢測,得到對應的厚度檢測數據;
移動所述檢測裝置,循環執行對所述待測管道上同一徑向面上的各個檢測點進行壁厚檢測,得到對應的厚度檢測數據的步驟,直到完成對所述待測管道的檢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待測管道上同一徑向面上的各個檢測點進行壁厚檢測,得到對應的厚度檢測數據,包括:
在所述待測管道上的徑向面進行定位,并將定位的位置設置為檢測點,在所述檢測點處進行壁厚檢測,得到對應的檢測數據;
在所述檢測點處旋轉預設角度,并將旋轉后的位置設置為檢測點,并在所述檢測點處進行壁厚檢測,得到對應的檢測數據;
循環執行在所述檢測點處旋轉預設角度,并將旋轉后的位置設置為檢測點,并在所述檢測點處進行壁厚檢測,得到對應的檢測數據的步驟,直到完成在所述徑向面的檢測;
獲取各所述檢測點對應的檢測數據,并對各所述檢測點對應的檢測數據進行辨識定位,得到所述厚度檢測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管道參數包括原始管道壁厚和設計壽命;
所述根據所述待測管道的原始管道參數和各所述檢測點對應的厚度檢測數據進行指標標定,得到各檢測點的指標坐標點,包括:
根據所述原始管道壁厚對各所述檢測點對應的厚度檢測數據進行評判,得到各所述檢測點對應的厚度指標;
根據各所述檢測點對應的厚度檢測數據確定所述待測管道的管內壁形貌,并對所述管內壁形貌進行評判,得到各所述檢測點對應的形貌指標;
根據所述設計壽命對所述待測管道進行評判,得到壽命指標;
根據所述厚度指標、所述形貌指標和所述壽命指標,確定各所述檢測點對應的指標坐標點。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各所述指標坐標點對所述待測管道進行顏色標定,得到所述待測管道對應的平面色差矩陣圖,包括:
將所述三維管道模型轉換為平面圖,并獲取各所述檢測點在所述平面圖上的坐標;
在各所述檢測點對應的所述平面圖上的坐標處,根據預設的顏色標定規則和各所述檢測點對應的指標坐標點進行顏色標定,得到所述待測管道對應的平面色差矩陣圖。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標標準包括色差指標標準和壁厚指標標準;
所述依據預設的指標標準、所述平面色差矩陣圖和所述厚度檢測數據在所述三維管道模型上進行標注,以更新所述三維管道模型,得到目標管道模型,包括:
根據所述色差指標標準在所述平面色差矩陣圖進行標注;
將標注處理后的平面色差矩陣圖轉換為三維模型,得到色差管道模型;
根據所述壁厚指標標準和所述厚度檢測數據對所述色差管道模型進行標注,得到所述目標管道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嶺東核電有限公司;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嶺澳核電有限公司;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嶺東核電有限公司;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嶺澳核電有限公司;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8427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二氧化碳捕集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陣列基板、液晶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