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裝配減載增穩裝置的張力腿式風-波能互補浮式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72664.8 | 申請日: | 2023-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02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寧德志;張煜航;何耀華;張翔宇;周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B35/44 | 分類號: | B63B35/44;B63B21/50;F03D13/25;F03B13/22;B63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誠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6034 | 代理人: | 張美靜 |
| 地址: | 11608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 減載增穩 裝置 張力 腿式風 互補 平臺 | ||
1.一種裝配減載增穩裝置的張力腿式風-波能互補浮式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
風力發電系統;
張力腿浮式平臺,所述風力發電系統與所述張力腿浮式平臺固定連接,所述張力腿浮式平臺包括沿著所述風力發電系統的周向進行設置的多個立柱(1)、將各個所述立柱(1)的頂端進行連接的上橫梁(2)、將各個所述立柱(1)的底端進行連接的浮筒(3)、用于供所述風力發電系統進行貫穿的圓形平臺(4)、一一對應固定在所述立柱(1)底端的扇形阻尼板(5)以及多個張力腿(6),所述上橫梁(2)的軸線上固定連接有所述圓形平臺(4),所述浮筒(3)的軸線上固定連接有所述圓形平臺(4),所述扇形阻尼板(5)沿著所述立柱(1)的周向進行設置,固定連接在所述浮筒(3)上的所述圓形平臺(4)的底部的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所述張力腿(6),各個所述立柱(1)的底部的外側均固定連接有所述張力腿(6),所述立柱(1)的內部設置有空腔;
振蕩水柱系統,所述振蕩水柱系統包括設置在所述立柱(1)內部的內圓柱體(7)以及固定在所述內圓柱體(7)內部的渦輪發電系統(8),所述內圓柱體(7)的頂端和底端均與所述立柱(1)連接,所述內圓柱體(7)的兩端設置有開口且中間設置有氣室(9),所述內圓柱體(7)的頂端中心位置處設置有用于與所述氣室(9)相連通的氣孔通道(10),并且所述渦輪發電系統(8)設置在所述氣孔通道(10)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減載增穩裝置的張力腿式風-波能互補浮式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力發電系統包括用于貫穿所述圓形平臺(4)的風機塔柱(11)、固定在所述風機塔柱(11)頂端的風力機機艙(12)、與所述風力機機艙(12)可轉動連接的風力機轉子輪轂(13)以及固定在所述風力機轉子輪轂(13)上的多個風力機葉片(14),并且各個所述風力機葉片(14)沿著所述風力機轉子輪轂(13)的周向進行設置,所述風機塔柱(11)與所述圓形平臺(4)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減載增穩裝置的張力腿式風-波能互補浮式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張力腿浮式平臺還包括沿著所述風機塔柱(11)的周向進行設置的多個斜撐(15),各個所述斜撐(15)的一端均與設置在所述上橫梁(2)上的所述圓形平臺(4)固定連接,各個所述斜撐(15)的另一端分別與各個所述立柱(1)一一對應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減載增穩裝置的張力腿式風-波能互補浮式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渦輪發電系統(8)包括空氣透平以及發電機,所述空氣透平與所述發電機電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減載增穩裝置的張力腿式風-波能互補浮式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數量至少為三個,并且各個所述立柱(1)之間的連線呈三角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減載增穩裝置的張力腿式風-波能互補浮式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孔通道(10)的橫截面面積小于所述內圓柱體(7)的橫截面面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7266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芯片封裝破除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能質量瞬態事件捕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