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真空間隙微能量智能老煉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70600.4 | 申請日: | 2023-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664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丁健剛;劉志遠;姚曉飛;穆圣泉;李元釗;王建華;耿英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H11/00 | 分類號: | H01H11/00;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會俠 |
| 地址: | 71004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空 間隙 能量 智能 裝置 | ||
1.一種真空間隙微能量智能老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壓電源模塊(1)、電壓調理模塊(2)、能量控制模塊(3)、老煉進度評估模塊(4)和中央控制模塊(5);
所述高壓電源模塊(1)在中央控制模塊(5)的命令下產生高壓,經電壓調理模塊(2),輸出至直接并聯的真空間隙(6)和能量控制模塊(3)兩端;所述真空間隙(6)在高壓作用下擊穿,其擊穿后的老煉能量由能量控制模塊(3)提供;所述老煉進度評估模塊(4)采集擊穿信息并分析擊穿特性,將結果傳輸至中央控制模塊(5);所述中央控制模塊(5)根據擊穿信息和老煉能量控制策略,將控制信號反饋至能量控制模塊(3)和高壓電源模塊(1),實現老煉電壓和老煉能量的智能調節;
所述老煉能量控制策略,包括如下步驟:
1)將老煉能量設置為最大值Qmax;
2)以1kV/s的速度逐漸提高高壓電源模塊(1)輸出電壓,直至發生第一次擊穿,記錄擊穿信息,同時停止升壓;
3)維持高壓電源模塊(1)輸出電壓不變,在該電壓值下持續老煉;若在該電壓值下連續1min不發生擊穿,則認為該電壓下老煉完成;
4)將高壓電源模塊(1)的輸出電壓提高ΔU=1kV至Un+1,重復步驟3);
5)若升壓至Un+1后5min內老煉仍未完成,則調出5min內每次擊穿前的擊穿場致增強系數β,以擊穿次數為橫坐標、β數值為縱坐標進行線性擬合,若擬合結果的斜率小于-0.1,則電壓維持在Un+1,重復步驟5);否則執行步驟6);
6)將老煉能量下調0.2*(Qmax-Qmin),其中Qmin為能量控制模塊(3)能輸出的最小老煉能量;若下調后的老煉能量大于等于Qmin,則維持輸出電壓不變,跳轉至步驟3);否則老煉結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間隙微能量智能老煉裝置,其特征在于:老煉能量在老煉過程中,在mJ~J量級動態調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間隙微能量智能老煉裝置,其特征在于:真空間隙(6)兩端的電壓在擊穿時跌落至零,之后快速恢復至擊穿前電壓值,形成連續脈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間隙微能量智能老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電源模塊(1)為工頻電壓源或直流電壓源。
5.根據權利要求所述的真空間隙微能量智能老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壓調理模塊(2)包括緩沖電容(7)和隔離電阻(8);所述緩沖電容(7)為高壓脈沖電容,直接并聯在高壓電源模塊(1)兩端,具備濾波和儲能功能;其容值大小要確保真空間隙(6)擊穿后,高壓電源模塊(1)的輸出電壓畸變幅度不超過10%;
所述隔離電阻(8)為無感高壓電阻,連接在緩沖電容(7)和真空間隙(6)的高壓端之間;其阻值大小要確保真空間隙(6)擊穿后,高壓電源模塊(1)和緩沖電容(7)經隔離電阻(8)流入擊穿后的真空間隙(6)的電流低于真空間隙(6)自身的截流值。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真空間隙微能量智能老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控制模塊(3)包括可變真空電容器組(9)和旋轉步進電機(10);
所述可變真空電容器組(9)為多個串并聯連接的高壓真空可變陶瓷電容,直接并聯在真空間隙(6)兩端;通過多個高壓真空可變陶瓷電容的串聯提高能量控制模塊(3)的耐壓;通過多個高壓真空可變陶瓷電容的并聯提高能量控制模塊(3)能提供的最大老煉能量;
所述旋轉步進電機(10)接收中央控制模塊(5)的控制信號,其輸出端連接至可變真空電容器組(9)的控制端,通過旋轉可變真空電容器組(9)的控制端改變其容值,從而實現老煉能量的調節。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真空間隙微能量智能老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老煉進度評估模塊(4)包括擊穿電壓測量部分(11)、場致發射電流測量部分(12)和數據預處理部分(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7060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