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染色紡織品的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60782.7 | 申請日: | 2023-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489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濟宏;蔣慧;趙仲;周橙;熊斌;蔡映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紡織大學;臺巨紡織(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P5/08 | 分類號: | D06P5/08;D06P5/02;D06P1/34;D06P3/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嚴政 |
| 地址: | 4302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染色 紡織品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紡織領域,公開了一種染色紡織品的處理方法,該處理方法包括:(1)將乙醇與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2)將染色紡織品浸漬于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中,然后擠出多余溶液,晾干得到預處理后的紡織品;(3)將乙醇與正硅酸四乙酯混合,得到正硅酸四乙酯?乙醇溶液,將乙醇與氨水混合,得到氨水?乙醇混合溶液,向正硅酸四?乙酯溶液中滴加氨水?乙醇混合溶液,接著攪拌得到二氧化硅凝膠混合溶液;(4)將預處理后的紡織品浸漬于二氧化硅凝膠混合溶液中,進行攪拌,然后擠出多余溶液,接著晾干。本方法可以提高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纖維的日曬牢度、耐水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染色紡織品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紡織印染行業是產生環境污染的主要行業,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問題日漸重視,倡導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生產理念。消費者對紡織品的要求,已從紡織品的實用性和美觀性的基本要求,逐漸地更加注重紡織品的安全性和環保性。因此,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天然纖維的紡織品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天然纖維包括了棉、麻、毛、絲等纖維。由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的天然纖維紡織品,因其具有天然降解的性能,且具有無毒、無害、對環境友好的性質,逐漸受到人們的喜愛。傳統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天然纖維,由于天然植物染料與纖維的固著牢度差,需要加入金屬媒染劑進行絡合,提升了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紡織品的固著牢度,獲得了具有較好的耐水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但其日曬牢度仍未得到提升。由于金屬媒染劑的加入,導致了染色廢水中含有金屬離子,使得對環境存在潛在污染的可能性。另外,金屬離子與天然植物染料和纖維的絡合,使得紡織品中金屬含量超標,同樣對人體安全也存在潛在的威脅。因此,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的無媒染劑的整理工藝,提升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紡織品的色牢度,同時又解決金屬媒染劑造成的潛存的環境污染和人體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紡織品色牢度差的問題,提供一種染色紡織品的處理方法,該處理方法可以提高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紡織品的日曬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染色紡織品的處理方法,所述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乙醇與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
(2)將染色紡織品浸漬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中,然后擠出多余溶液,接著晾干,得到預處理后的紡織品;
(3)將乙醇與正硅酸四乙酯混合,得到正硅酸四乙酯-乙醇溶液,將乙醇與氨水混合,得到氨水-乙醇混合溶液,然后向所述正硅酸四-乙酯溶液中滴加所述氨水-乙醇混合溶液,接著攪拌,得到二氧化硅凝膠混合溶液;
(4)將所述預處理后的紡織品浸漬于所述二氧化硅凝膠混合溶液中,進行攪拌,然后擠出多余溶液,接著晾干。
優選地,在步驟(1)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平均分子量≥1200000。
優選地,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與所述乙醇的固液比為2-3g/L。
優選地,在步驟(2)中,所述染色紡織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將紡織品浸漬于天然植物染料溶液中,在80-98℃下染色50-70min,接著晾干。
優選地,所述天然植物染料溶液中天然植物染料的用量為8-11%o.w.f.。
優選地,所述天然植物染料溶液與所述紡織品的浴比為15-30:1。
優選地,所述天然植物染料選自桅子黃、桅子紅、桅子藍、姜黃、葉綠素銅鈉和茜素紅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優選地,所述天然植物染料為葉綠素銅鈉。
優選地,所述紡織品為純棉針織物。
優選地,在步驟(2)中,所述浸漬的時間為2-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紡織大學;臺巨紡織(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紡織大學;臺巨紡織(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6078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