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脫硫灰在燒結生產中回收利用的燒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59243.1 | 申請日: | 2023-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215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徐禮兵;周明順;馬賢國;王小強;蘇小利;翟立委;劉杰;張輝;靳珣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16 | 分類號: | C22B1/16;C22B1/24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李洪杰 |
| 地址: | 114000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硫 燒結 生產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脫硫灰在燒結生產中回收利用的燒結方法,燒結工藝包括配料、混勻、消化、制粒、燒結,脫硫灰和生石灰作為消化熔劑參與消化反應,或脫硫灰作為鈣質熔劑配加到燒結混料中。將脫硫灰在圓盤造球機內噴灑霧狀水生產脫硫灰小球,加入細磨生石灰,并同時加霧狀水潤濕,使已經制得的脫硫灰小球表面包裹上一層細磨生石灰,形成細磨生石灰?脫硫灰復合小球。本發明實現了燒結煙氣脫硫副產物脫硫灰在燒結系統循環使用,實現燒結系統內部污染物排放回收相平衡的目的,省去脫硫灰的外排處理費用,減少了環保費用支出。脫硫灰可以替代部分生石灰及石灰石作為熔劑,大大降低了鐵前生產成本,經濟效益明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脫硫灰在燒結生產中回收利用的燒結方法。
背景技術
鋼鐵工業要保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則是鋼鐵工業減少對環境污染的關鍵環節之一。因為鋼鐵工業產生二氧化硫的污染源主要在燒結工序,燒結生產排放的二氧化硫約占鋼鐵工業產生二氧化硫總量的90%以上,所以減少燒結工序二氧化硫排放是其重中之重。因此,加快實施控制燒結煙氣的硫含量,減排二氧化硫,是鋼鐵工業環境治理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燒結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來自于燃料、鐵礦石中的硫,燒結煙氣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燃料燃燒產生的。在燒結過程中原、燃料中的硫90%以上經過化學反應,隨煙氣以二氧化硫的形式排出。由于脫硫灰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將其加入燒結原料進行燒結生產時,會大幅度增加燒結燃氣的二氧化硫含量,增加燒結脫硫工序負擔,容易造成硫化物排放超標,污染環境,制約企業發展。
目前燒結生產脫硫系統中半干法燒結煙氣脫硫技術正在逐步成為燒結煙氣脫硫過程的核心技術。其具有前期投資和運營基礎成本低,煙氣凈化過程耗水少,基建和設備占地面積小,同時煙氣脫硫副產物是干態固體粉末,不會產生廢水,很好的彌補了濕法和干法煙氣脫硫工藝的不足之處等特點。隨著國家對鋼鐵冶金行業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而半干法煙氣脫硫技術投資成本低且卓有成效,該項技術在各大鋼鐵企業的燒結工序迅速廣泛推廣。對于燒結煙氣脫硫過程產生的脫硫灰,由于其呈現堿性而使得脫硫灰中所含的重金屬不容易析出,并且容易自發硬結成塊,可以極大的提高堆放底部脫硫灰的抗滲透性能,因此傳統的處理工藝多是將其露天堆存。而該處理方法己不再能夠滿足現行的環保標準,脫硫灰不再能夠進行簡單的堆存處理,必須將脫硫灰予以利用,解決其在存放過程中占用大量愈發稀有土地資源的問題,也避免脫硫灰在長期堆存過程中不穩定成分,如自由氧化鈣(f-Ca0)和亞硫酸鈣的性質變化而造成的對環境的二次污染問題。
半干法煙氣脫硫技術兼具濕法煙氣脫硫技術和干法煙氣脫硫技術的特點,此法在燒結煙氣中噴入霧化的石灰漿液,使脫硫劑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反應生成亞硫酸鈣等物質,并利用煙氣自身顯熱獲得干粉狀的煙氣脫硫產物。半干法燒結煙氣脫硫灰是使用半干法燒結煙氣脫硫技術最終產生的一種固體廢棄物,主要是燒結煙氣中的含硫成分和鈣基脫硫劑經過反應后,從除塵設備分離得到的脫硫副產物。
目前,半干法煙氣脫硫灰的途徑主要傾向于用作建筑材料的原材料,因為脫硫灰作為建筑原材料時受復雜組分的影響小,便于高效利用脫硫灰中的各種成分,但大規模成功應用的實例卻并不多,本發明正是為解決這一難題而開展的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脫硫灰在燒結生產中回收利用的燒結方法,實現燒結系統內部污染物排放回收相平衡的目的,脫硫灰可以替代部分生石灰及石灰石作為熔劑,降低燒結礦生產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脫硫灰在燒結生產中回收利用的燒結方法,燒結工藝包括配料、混勻、消化、制粒、燒結,其中消化工藝中脫硫灰和生石灰作為消化熔劑參與消化反應,包括下述步驟:
(1)將生石灰進行加工細磨處理得到細磨生石灰,要求細磨生石灰的粒度組成中小于0.074mm的質量百分比為90%~9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592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對稱均勻線性陣列下近場信號源的參數估計方法
- 下一篇:一種桃子酒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