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再生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56985.9 | 申請日: | 2023-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249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興大;費蓉;徐衛東;呂宣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綠源鑫邦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2/324 | 分類號: | C01B32/324;C01B32/336;C01B32/39;C01B32/36;B01J20/20;B01J20/34;C02F1/28;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識智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鄧凌云 |
| 地址: | 22110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再生 活性炭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碳材料技術領域的一種再生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再生活性炭的原材料為竹渣,通過兩步熱解和二氧化碳活化法制得,通過兩步熱解去除生物質熱解過程中產生的焦油,減少焦油在活性炭表面的附著量,提升活性炭的表面性能,利用二氧化碳活化法來提高活性炭表面的空隙率,增加吸附性能,此外,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的再生方法,利用丙酮分子的極性作用清理活性炭表面的空隙,減少了再生后活性炭性能的下降,提升了使用經濟性,同時,本發明還使用了一種特制熱解系統,收集熱解過程中具有較高熱值的氣態產物,進一步提高了再生活性炭產品的附加值,降低了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碳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指一種再生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活性炭是一種經特殊處理的炭,將生物質原料(果殼、煤、木材等)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以減少非碳成分(此過程稱為炭化),然后與氣體反應,表面被侵蝕,產生微孔發達的結構(此過程稱為活化),由于活化的過程是一個微觀過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蝕是點狀侵蝕,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無數細小孔隙,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徑大多在2~50nm之間,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也有巨大的表面積,活性炭的一切應用,幾乎都基于活性炭的這一特點。
活性炭多被用于廢水的吸附處理,利用活性炭的物理吸附、化學吸附、氧化、催化氧化和還原等性質去除廢水中多種污染物的方法,活性炭具有非常多的微孔和巨大的比表面積,具有很強的物理吸附能力,能有效的吸附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處理程度高,出水水質比較穩定,可達飲用水標準,但是活性炭的再生能力不強,可重用性不高,因此投資和處理成本高昂。
同時,生物質在熱解時會產生生物質氣,這是在高溫下生物質熱解或者氣化分解產生的一種可燃性氣體,生物質氣的組分為氫氣、一氧化碳和少量的甲烷等,其他成分為氮氣、二氧化碳、水分、焦油和顆粒物等,而且生物質熱解或氣化可以產生粗燃氣,粗燃氣經凈化以及組分調變獲得高質量的合成氣,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生物質產品的附加值。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再生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兩步熱解去除生物質熱解過程中產生的焦油,減少焦油在活性炭表面的附著量,提升活性炭的表面性能,利用二氧化碳活化法來提高活性炭表面的空隙率,增加吸附性能,此外,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的再生方法,利用丙酮分子的極性作用清理活性炭表面的空隙,減少了再生后活性炭性能的下降,提升了使用經濟性。
同時,本發明還使用了一種特制熱解系統,在管式爐上連接氣體收集器以收集熱解過程中的氣態產物,后續的測試也表明,該氣態產物中含有甲烷(CH4)和氫氣(H2),具有較高的熱值,有一定的應用潛力,也進一步提高了活性炭產品的附加值,降低了生產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再生活性炭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再生活性炭的原材料為竹渣,通過兩步熱解和二氧化碳活化法制得。
進一步地,所述竹渣為毛竹渣,竹渣經過去離子水洗滌,在80℃干燥12h,然后在特制熱解系統中進行第一步熱解過程,制得再生活性炭前驅體。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步熱解過程,熱解溫度設置為350℃,升溫速率為5℃/min,通入氣體為氮氣。
進一步地,所述再生活性炭前驅體浸泡在丙酮溶液中磁力攪拌2h,然后在60℃干燥12h,干燥完成后放入特制熱解系統中進行第二步熱解過程,熱解完成后浸泡在丙酮溶液中磁力攪拌2h,然后在60℃干燥12h,最終制得所述再生活性炭。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步熱解過程,熱解溫度設置為800℃、900℃和1100℃,升溫速率為5℃/min,通入氣體為二氧化碳。
進一步地,所述丙酮溶液中丙酮的體積濃度為20%,所述丙酮純度為99%,所述氮氣純度為99.9%,所述二氧化碳純度為99.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綠源鑫邦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徐州綠源鑫邦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5698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