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六個嵌入式限位的線纜承載保護鏈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44841.1 | 申請日: | 2023-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131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顧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藍固智能裝備(浙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04 | 分類號: | H02G3/04 |
| 代理公司: | 湖州錦漢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469 | 代理人: | 徐敏 |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阜溪***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六個 嵌入式 限位 線纜 承載 保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六個嵌入式限位的線纜承載保護鏈,包括鏈節本體,鏈節本體包括外鏈節與內鏈節,每個外鏈節與內鏈節表面上均設有側面鏈板,且側面鏈板間相互活動扣合,每個外鏈節和內鏈節側壁上均安裝有橫桿,橫桿可被輕松重復組裝和拆卸,外鏈節與內鏈節呈交替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鏈節側板上下中間位置各設計一桿狀結構作為旋轉軸,該桿狀結構的截面有多段圓弧和直邊組成,相應地,橫桿兩頭具有配合旋轉軸的孔狀結構,孔的底部帶有鉤子,可鎖定在旋轉桿,橫桿可繞旋轉軸旋轉九十度以上且不脫,便于打開和閉合,在橫桿兩頭靠近孔的位置,設計一帶狀薄片,可緊緊抵住鏈節側板,降低四邊形效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線纜承載保護鏈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六個嵌入式限位的線纜承載保護鏈。
背景技術
現有相鄰鏈節側板用于起承載和限制角度的限位結構通常只有1個或2個,且當一個側板的限位結構為凸起時,與其配合的相鄰側板的限位結構為凹槽。在側板厚度較小時,限位結構的受力面積相對小,從而整個線纜承載保護鏈的承載能力,抗拉強度也相對小,無法滿足高負載和高強度的使用工況。
現有鏈節側板的限位結構通常布置為水平或豎直方向,受應力集中時不能很好地釋放,導致某一點應力集中導致斷裂。
現有相鄰鏈節側板的連接或直接通過兩側板直合的方式,易脫落,穩定性差;或通過類似紐扣的方式將一側的軸單獨作為中樞軸與另一側板的孔配合來提高穩定性,但需增加一個配件,成本增加且不易拆裝;或在一側板上做凹槽,一側板上做凸起,凸起邊卡入凹槽內,側向穩定性佳但生產成本高;或將凹槽改為兩點或多點的凸起卡住另一側板的邊,穩定性好成本也較低但不美觀。
現有連接兩側側板的橫桿,為達到鏈節的高穩定性,往往結構復雜,難于拆裝,效率不高。而易于拆裝的橫桿穩定性又差,受側向力時往往傾斜產生四邊形效應,無法滿足高性能的要求。
現有的線纜承載保護鏈為提高承載能力,通常都設計成有拱度,如果需要無拱度鏈,或靠重物壓平,費時費力,效果也不好;或專門做無拱度的鏈模具,不同彎曲半徑都需要單獨做,成本高,備貨難,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具有六個嵌入式限位的線纜承載保護鏈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六個嵌入式限位的線纜承載保護鏈,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六個嵌入式限位的線纜承載保護鏈,包括鏈節本體,所述鏈節本體包括外鏈節與內鏈節,外鏈節與內鏈節能夠組裝以形成平行鏈板,每個所述外鏈節與內鏈節表面上均設有側面鏈板,且側面鏈板間相互活動扣合,每個所述外鏈節和內鏈節側壁上均安裝有橫桿,線纜承載保護鏈由外鏈節與內鏈節和橫桿組成的空腔可被用作例如線纜,軟管或其他類似物的載體,所述橫桿可被輕松重復組裝和拆卸,所述外鏈節與內鏈節呈交替連接,所述外鏈節和內鏈節位于橫桿兩側且呈對稱設置,所述橫桿兩端均可鉸鏈式開啟和閉合,由鏈節本體組裝成線纜承載保護鏈可變形為弧形,例如,形成上部鏈、弧形鏈和下部鏈,以連接相對移動的傳輸電力、信號、氣源、油等的兩個或多個機械部件。
優選的,所述外鏈節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多個外鏈節凸起,所述外鏈節凸起呈環形陣列設置在外鏈節內壁兩側,所述外鏈節內壁上開設有多個外鏈節凹槽,所述外鏈節凹槽呈弧形且位于外鏈節凸起之間;
所述內鏈節內壁上固定連接有多個內鏈節凸起,所述內鏈節凸起呈環形陣列設置在內鏈節內壁兩側,所述內鏈節凸起間開設有內鏈節凹槽,所述內鏈節凹槽開設在內鏈節內壁上;
所述外鏈節凸起、外鏈節凹槽、內鏈節凸起和內鏈節凹槽均用于承載和限制相鄰鏈節轉動的角度。
優選的,所述外鏈節凸起間呈一百二十度夾角,所述外鏈節凹槽內部設有一對止擋面,所述外鏈節凹槽的兩個止擋面的夾角不小于內鏈節凹槽的兩個止擋面的夾角,所述外鏈節凹槽貫通相鄰外鏈節凸起,所述外鏈節凹槽的兩個止擋面與外鏈節凸起的兩個止擋面共面,另一止擋面根據所設定的角度不同有所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藍固智能裝備(浙江)有限公司,未經藍固智能裝備(浙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448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