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PC工法樁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18061.X | 申請日: | 2023-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43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謝昭宇;楊國安;趙洪峰;常曉菲;陳志超;肖朝興;潘陽航;楊啟;黃佳;石峰;鄭紅衛;敖婧;劉楠;阮壯;李耀;周虎;何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道澤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E02D5/28 | 分類號: | E02D5/28;E02D5/04;E02D7/20;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誠志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張騰 |
| 地址: | 43006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pc 工法樁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公開了一種PC工法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若干個鋼管樁和若干個拉森鋼板樁,還包括送樁器,送樁器包括管體、鋼管樁送樁組件、拉森鋼板送樁組件,以及向管體施加向下壓力的壓樁機;鋼管樁送樁組件包括:分別套設在所述管體外側壁上的第一鋼環和第二鋼環;第一鋼環固定在所述管體上,第二鋼環與所述管體活動連接;第二鋼環上設有螺紋孔,第一鋼環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螺紋連接的螺栓;第二鋼環的外直徑大于所述第一鋼環的外直徑。本發明提供的一種PC工法樁及其施工方法,能夠將樁頂送至地下設計標高,實現一機多線程操作,穩定可靠、施工方便、周期短、可重復使用,經濟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PC工法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PC工法樁是拉森樁與鋼管結合使用形成各種截面的組合樁,適用于基坑工程的支護結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的陸上部位以及鄰水基坑可參考使用。作為一種可重復利用的綠色環保建材,PC工法樁具有高強、輕型、材質穩定、質量可靠、耐久性好、耐候性好、止水以及使用全過程無污染、施工便利、檢查驗收環節簡便、施工周期短、重復使用經濟性好等諸多優點,受到基坑行業的重視和青睞。
基坑支護PC工法樁通常有將樁頂設計標高在地面或將樁頂設計標高在地面以下兩種施工形式。將樁頂設計標高在地面以下的施工形式,是先進行土方開挖,挖至樁頂設計標高平面后,再進行PC工法樁的施工,由于目前施工場地情況不滿足開挖土方至樁頂設計標高,需要采用送樁裝置輔助送樁,然而,現有的送樁裝置不能滿足PC工法樁的施工要求,極大地限制了PC工法樁的應用,而采用其他的支護型式,施工周期長,造價較高,不滿足工程經濟性的需求。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PC工法樁及其施工方法,能夠將樁頂送至地下設計標高,滿足PC工法樁的施工要求,擴大PC工法樁的應用,同時保證了基坑支護工程經濟性的需求。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PC工法樁,包括若干個鋼管樁和若干個拉森鋼板樁,還包括送樁器,所述送樁器包括:管體、鋼管樁送樁組件、拉森鋼板送樁組件,以及向所述管體施加向下壓力的壓樁機;所述鋼管樁送樁組件包括:分別套設在所述管體外側壁上的第一鋼環和第二鋼環;所述第一鋼環固定在所述管體上,所述第二鋼環與所述管體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鋼環上設有螺紋孔,所述第一鋼環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螺紋連接的螺栓;所述第二鋼環的外直徑大于所述第一鋼環的外直徑;所述拉森鋼板送樁組件包括:橫向設置在所述管體底部的角鋼,以及分別垂直設置在所述角鋼上的兩片鋼板;兩片所述鋼板平行設置、且二者之間的間隙與所述拉森鋼板樁的厚度相等。
優選地,所述第一鋼環和所述第二鋼環上分別設有排氣孔。
優選地,所述鋼管樁送樁組件還包括:多個楔形加強肋;每個所述加強肋分別與所述第一鋼環的頂部和所述管體外側壁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管體的外直徑為630~640mm;所述第一鋼環的外直徑為800~830mm;所述第二鋼環的外直徑為920~950mm。
更優選地,所述管體的外直徑為630mm;所述第一鋼環的外直徑為800mm;所述第二鋼環的外直徑為920mm。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PC工法樁施工方法,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PC工法樁,其中所述鋼管樁包括:第一鋼管樁、第二鋼管樁和第三鋼管樁,所述管體和所述第一鋼管樁的外直徑相等,所述第一鋼環和所述第二鋼管樁的外直徑相等,所述第二鋼環和第三鋼管樁的外直徑相等,該方法的步驟如下:
步驟1:測量放線:定出排樁中心線,確定首根第一鋼管樁和首根拉森鋼板樁的中心位置;
步驟2:沉樁:通過沉樁設備,將首根第一鋼管樁和首根拉森鋼板樁6于所述中心位置沉入地基中,保持其樁頂均在地面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道澤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道澤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1806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