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正極活性物質粒子及正極活性物質粒子的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11265.0 | 申請日: | 2017-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66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落合輝明;川上貴洋;三上真弓;門馬洋平;鶴田彩惠;高橋正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半導體能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485;H01M4/505;H01M4/525;H01M4/58;H01M10/0525;H01G11/30;H01G1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閻文君;李雪春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正極 活性 物質 粒子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鋰離子二次電池。鋰離子二次電池具有正極、負極、隔離體以及外包裝體,正極具有包含鈷酸鋰的正極活性物質,負極具有包含碳系材料的負極活性物質,正極活性物質具有第一區域、以及覆蓋第一區域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區域,第一區域具有鋰、鈷、氧以及鋁,第二區域具有鈷、鎂以及氧,第一區域具有層狀巖鹽型的晶體結構,第二區域具有巖鹽型的晶體結構,第一區域的層狀巖鹽型的晶體結構與第二區域的巖鹽型的晶體結構的取向一致,第二區域的厚度為0.5nm以上50nm以下,在正極活性物質中,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法測定的鎂與鈷的原子數比大于0.15。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7年11月10日、發明名稱為“正極活性物質粒子及正極活性物質粒子的制造方法”的、申請號為“201711102939.9”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涉及一種物品、方法或者制造方法。或者,本發明涉及一種工序(process)、機器(machine)、產品(manufacture)或者組合物(composition?of?matter)。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涉及一種半導體裝置、顯示裝置、發光裝置、蓄電裝置、照明裝置、電子設備或它們的制造方法?;蛘撸景l明的一個方式涉及一種電子設備及其操作系統。
注意,在本說明書中,蓄電裝置是指具有蓄電功能的所有元件及裝置。例如,鋰離子二次電池等蓄電池(也稱為二次電池)、鋰離子電容器及雙電層電容器等都包括在蓄電裝置的范疇內。
注意,在本說明書中,電子設備是指具有蓄電裝置的所有裝置,具有蓄電裝置的電光裝置、具有蓄電裝置的信息終端裝置等都是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對鋰離子二次電池、鋰離子電容器及空氣電池等各種蓄電裝置的研究開發日益火熱。尤其是,伴隨手機、智能手機、筆記本個人計算機等便攜式信息終端、便攜式音樂播放機、數碼相機、醫療設備、混合動力汽車(HEV)、電動汽車(EV)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等新一代清潔能源汽車等的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高輸出、大容量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需求量劇增,作為能夠充電的能量供應源,成為現代信息化社會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作為鋰離子二次電池被要求的特性,舉出:更大容量化、循環特性的提高、各種工作環境下的安全性及長期可靠性的提高等。
因此,檢討以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循環特性提高及大容量化為目的的正極活性物質的改進(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012-01891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016-076454號公報
發明內容
如此,鋰離子二次電池及用于其的正極活性物質在容量、循環特性、充放電特性、可靠性、安全性或成本等各種方面還有改善的余地。
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通過被用于鋰離子二次電池而抑制充放電循環中的容量減少的正極活性物質粒子。另外,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大容量二次電池。另外,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充放電特性良好的二次電池。另外,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安全性或可靠性高的二次電池。
另外,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新穎的物質、活性物質粒子、蓄電裝置或它們的制造方法。
注意,上述目的的記載不妨礙其他目的的存在。此外,本發明的一個方式并不需要實現所有上述目的。另外,可以從說明書、附圖、權利要求書等的記載得知并抽出上述以外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半導體能源研究所,未經株式會社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112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