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導風結構流場分析方法及其優化后導風散熱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08730.5 | 申請日: | 2023-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3055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5 | 分類號: | G06F30/15;G06F30/28;B60T5/00;G06F113/08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張巖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結構 分析 方法 及其 優化 后導風 散熱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導風結構流場分析方法及其優化后導風散熱裝置,裝置包括初始設計完成后,建立流場分析模型,根據設計的導風方向識別流域異常點,優化導風結構;設計新型導風翼結構形式;設計新型開口擋塵盤的結構形式;建立優化后的導風散熱裝置的組合形式。本發明汽車導風結構流場分析方法及其優化后導風散熱裝置可有效改善輪邊熱環境,提高制動器的散熱能力;本發明通過集成導風道,疏導空氣至導風翼從而改變流場布局,具有針對性的對制動盤結構的熱量進行疏導散失,并更改擋塵盤設計在擋塵盤徑向增加散熱孔,進一步提高輪邊的空氣流通,易于熱量散失;并通過流場分析的輔助方法優化結構形式,使得散熱效果更加優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制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導風結構流場分析方法及其優化后導風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車輛在制動時,由于制動鉗摩擦片和制動盤之間的摩擦,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但是在高減速度制動或連續制動時,制動器熱量無法及時散失,制動系統的整體溫度會不斷升高。當溫度超過系統溫度設計閾值,會產生熱衰退現象,導致制動效能下降,嚴重影響司乘安全。
目前,為了改善制動工況下制動器產生大量熱量而導致熱環境較差的情況,部分設計者采用增加導風散熱結構從而改善輪邊熱環境條件,降低了球頭及防塵罩等塑料橡膠件的熱老化問題。
但是,多數設計結構形式采用與車身集成的方式,通過導風道結構疏導空氣至輪邊進行散熱。這種結構僅能保證整體制動總成的空氣流通,無針對性散熱,無法提高發熱嚴重結構的熱量的散失。而且,設計時未加入仿真分析方法出發,對結構進行針對性優化,從而不能使結構功能更優。
基于此,急需研發一種改善汽車制動器輪邊流場環境的分析方法,并提供該方法優化后的導風散熱結構,以提高輪邊的空氣流通,易于熱量散失,使得散熱效果更加優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改善汽車制動器輪邊流場環境的分析方法及該方法優化后的導風散熱結構,以解決提高輪邊空氣流通,強化散熱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汽車導風結構流場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初始設計完成后,引入流場分析方法,建立整車空氣域,模擬在空氣域內車輛外形面及其導風裝置內的空氣流動。開展仿真后的流場分析,識別出流場異常位置,優化導風散熱結構;
B、設計新型導風翼結構形式;
C、設計新型開口擋塵盤的結構形式;
D、建立優化后的導風散熱裝置的組合形式。
進一步地,采用耐熱硬質塑料整體成型制成導風翼1,將其安裝在導風道空氣出口附近的控制臂5上,其導風面迎風設置,導風面斜向布置并帶有曲率,表面帶有導風筋便于空氣導向流動。
進一步地,將擋塵盤2設置在轉向節和制動盤3間,依附于制動盤3內表面,其上設置多個開口。
進一步地,優化后的導風散熱裝置由導風道、導風翼1及帶有開口的擋塵盤組成。
一種優化后的導風散熱裝置,由位于車身處的車體導風道與輪邊導風散熱結構構成;
所述輪邊導風散熱結構由導風翼1和擋塵盤2組成;
所述導風翼1安裝在控制臂5上,導風翼1的導風面迎風設置,導風面斜向布置并帶有曲率,表面帶有導風筋;
所述擋塵盤2位于轉向節和制動盤3間,依附于制動盤3內表面,其上帶有開口。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臂5位于導風道空氣出口附近。
進一步地,所述導風翼1采用耐熱硬質塑料整體成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087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