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清理放射性廢液沉積物的可移動設備及其履帶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002942.2 | 申請日: | 2023-0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019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穆建波;鄢梟;高志剛;車建業;杜光斐;王建新;趙宇航;晏杰;崔康基;亓長海;賀勇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2D55/20 | 分類號: | B62D55/20;B62D55/205;B62D55/26;B62D55/065;B62D55/08;G21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創世宏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姜楠楠 |
| 地址: | 10241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清理 放射性 廢液 沉積物 移動 設備 及其 履帶 | ||
1.一種履帶,用于清理放射性廢液沉積物的可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帶由相互連接的鏈節構成,每個所述鏈節包括:
第一鏈環,用于與所述可移動設備的驅動輪的輪齒嚙合;
第二鏈環,用于與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鏈環相互套接;以及
行走板,設置于所述第二鏈環遠離所述驅動輪的一側表面,用于與所述可移動設備的行走表面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鏈節還包括:橡膠層,設置于所述行走板背對所述第二鏈環的外側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履帶,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鏈節包括:間隔板,自所述第一鏈環背對所述驅動輪的一側表面朝遠離所述驅動輪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間隔板位于相鄰兩個鏈節的第二鏈環之間,用于阻礙相鄰兩個第二鏈環相互靠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履帶,其特征在于,當相鄰的兩個鏈節中的第一鏈環處于同一平面時,兩個所述鏈節中的間隔板之間的橡膠層向外凸出于所述間隔板。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履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隔板面對所述驅動輪的一側端面朝遠離所述驅動輪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以與所述第一鏈環共同形成與所述驅動輪的輪齒嚙合的嚙合槽。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履帶,其特征在于,當相鄰的兩個鏈節中的第一鏈環處于同一平面時,兩個所述鏈節中的間隔板與兩個所述間隔板之間的行走板相互垂直。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履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板的長度小于的第二鏈環的長度,所述行走板焊接于所述第二鏈環背對所述驅動輪的一側表面沿長度方向的中部。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履帶,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隔板焊接于所述第一鏈環背對所述驅動輪的一側表面沿長度方向的中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鏈環與所述第二鏈環的結構相同。
10.一種用于清理放射性廢液沉積物的可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盤主體,所述底盤主體包括底板和兩個分別位于所述底板相對兩側的側板;
兩組行走裝置,對稱地設置于兩個所述側板,每組所述行走裝置包括:
至少一個驅動輪,設置于所述側板;
多個承重輪,分別設置于所述側板的下部;
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履帶,套設在所述至少一個驅動輪和所述多個承重輪外部;
驅動裝置,設置于所述底板上,用于驅動所述兩組行走裝置的驅動輪轉動;以及
攪拌抽吸裝置,設置于所述底板上,用于將所述放射性廢液沉積物攪拌形成懸浮液,并抽吸所述懸浮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00294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