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杏仁炒制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223552318.X | 申請日: | 2022-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8518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金小明;趙檢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諸暨市天星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N12/10 | 分類號: | A23N12/10;A23N12/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紹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杏仁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杏仁炒制設備。所述杏仁炒制設備包括:工作桌及外筒;兩個轉動環,兩個所述轉動環相對的兩側之間轉動連接有炒制筒;三個吸收框,三個所述吸收框均固定連接于外筒的外部,三個所述吸收框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傳輸環,所述傳輸環的外部安裝有下料管;放置桌,所述放置桌設置于工作桌的正面,所述放置桌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底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杏仁炒制設備通過抽料機啟動,通過下料管及傳輸環及三個吸收框進行抽取,將炒制時散落的杏仁外衣、碎渣抽取,并通過傳輸管傳輸進入存儲箱的內部存儲,從而使得杏仁在進行炒制時,脫落的外衣、雜質及碎渣不會因為高溫與滾筒的內壁粘附,從而產生灰屑燒焦等雜質,有效的提高了杏仁炒制的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杏仁炒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杏仁炒制設備。
背景技術
堅果加工是指用手工或機械方法脫去果實的外殼,制成果仁,將堅果加工成果仁的工藝過程一般可分為:原料處理(揀選、洗滌、干燥、分級等)、去殼、干燥、脫皮、分級、包裝等工序。
杏仁的加工過程中還包括有炒制,通過添加配料炒制,從而去除杏仁的苦味,使得杏仁能夠直接被食用。
但現有杏仁炒制設備,在進行杏仁的炒制時,容易因為滾筒轉動帶動杏仁轉動碰撞,從而導致部分杏仁的外衣脫落,或是產生碎屑,這些外衣和碎屑又容易因為高溫與滾筒的內壁粘附,從而產生灰屑燒焦等雜質,從而影響到杏仁整體的加工質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杏仁炒制設備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杏仁炒制設備,解決了杏仁炒制時雜質去除麻煩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杏仁炒制設備包括:工作桌及外筒;
兩個轉動環,兩個所述轉動環相對的兩側之間轉動連接有炒制筒;
三個吸收框,三個所述吸收框均固定連接于外筒的外部,三個所述吸收框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傳輸環,所述傳輸環的外部安裝有下料管;
放置桌,所述放置桌設置于工作桌的正面,所述放置桌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安裝有抽料機,所述放置桌的頂部安裝有存儲箱,所述抽料機的輸出端安裝有傳輸管,所述傳輸管的另一端與存儲箱的入口之間固定連接,所述存儲箱設置于底座的一側。
所述工作桌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定位板,所述外筒固定連接于兩個定位板的頂部,兩個所述定位板均為弧形板。
所述外筒的一側開設有上料口,所述外筒的內壁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傳輸框,所述傳輸框的內部開設有傳輸槽,所述炒制筒的內部開設有炒制槽,所述炒制筒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所述傳輸槽與進料口之間相連通,所述傳輸槽的另一開口與上料口相連通。
所述工作桌的頂部通過支架一安裝有上料結構,所述工作桌的頂部通過支架二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輸出軸的一端與上料結構傳輸軸的一端固定連接。
所述上料結構的外部固定連接有上料漏斗,所述上料漏斗的內部與上料結構的入口相連通。
三個所述吸收框的內部均開設有吸收槽,所述吸收槽與外筒的內部相連通。
所述炒制筒的一側轉動連接有下料門,所述炒制筒的一側且位于下料門的上方安裝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用于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安裝,帶動炒制筒轉動。
與相關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杏仁炒制設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杏仁炒制設備,通過抽料機啟動,通過下料管及傳輸環及三個吸收框進行抽取,將炒制時散落的杏仁外衣、碎渣抽取,并通過傳輸管傳輸進入存儲箱的內部存儲,從而使得杏仁在進行炒制時,脫落的外衣、雜質及碎渣不會因為高溫與滾筒的內壁粘附,從而產生灰屑燒焦等雜質,有效的提高了杏仁炒制的質量。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諸暨市天星食品有限公司,未經諸暨市天星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355231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重型電極對焊裝置
- 下一篇:一種篩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