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子內窺鏡頭端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3545449.5 | 申請日: | 2022-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021105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超;李凌;辜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5 | 分類號: | A61B1/005;A61B1/015;A61B1/018;A61B1/04;A61B1/06;A61B1/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劉建偉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子 內窺鏡 頭端部 結構 | ||
本申請屬于內窺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子內窺鏡頭端部結構,包括端部組件、柔性管、彈性套管,所述端部組件設置在內窺鏡頭的端部,所述柔性管連接在所述端部組件的后端,所述端部組件通過所述柔性管伸入到患者體內,所述柔性管的外部套設有彈性套管,所述彈性套管的端部與所述端部組件的端部連接,推動所述彈性套管時,所述彈性套管之間相互折疊。本申請的內窺鏡頭端部結構有效解決了現有的電子內窺鏡頭在使用時,不具有防護效果的技術問題,進而實現了對電子內窺鏡頭的防護,避免電子內窺鏡頭與其他物體接觸而發生損壞,由此提高裝置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內窺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子內窺鏡頭端部結構。
背景技術
電子內窺鏡是一種具有細長撓性插入部并在其前端設置有攝像裝置可以插入體腔內獲取腔內場景圖像的裝置,它通過與內窺鏡系統其它設備連接,可實現腔內場景圖像的實時輸出顯示。插入部的前端具有彎曲部,能夠通過操作部的手輪操作來改變頭端部觀察窗的觀察方向。且具有手術器械通道,能將規定的部分器械穿過此通道進行手術操作。內窺鏡在頭端部設計有具有物鏡光學系統的攝像光學單元,且在物鏡光學系統鄰近處設計有為物鏡系統提供照明的照明光學系統。由于照明光學系統和物鏡光學系統相隔較近,照明光學系統中部分雜散光會直接進入到物鏡光學系統中,導致物鏡光學系統成像異常,時常出現圖像過亮、發白,導致圖像不清晰,影響操作者觀察及手術操作。另外,在頭端部設計有水氣噴嘴來對物鏡系統的最外層鏡片進行清洗,但其通常只能對物鏡鏡片噴射水、氣,無法兼顧照明系統鏡片,在噴射水后,部分水流會順流并殘留在照明鏡片上,對光源照明亮度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圖像亮度不夠影響操作者觀察或手術操作。
現有的電子內窺鏡頭在使用時,其端部裸露在外,且電子內窺鏡頭的端部集成有攝像頭、照明燈、手術器械等器件,且這些儀器結構精密,如果發生損壞就需要花費的時間進行修理與調試,但是由于沒后獨立防護結構,因此非常容易發生損壞,所以這就需要在使用前后將裝置收放起來,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電子內窺鏡頭端部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電子內窺鏡頭端部結構。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電子內窺鏡頭端部結構,包括端部組件、柔性管、彈性套管,所述端部組件設置在內窺鏡頭的端部,所述柔性管連接在所述端部組件的后端,所述端部組件通過所述柔性管伸入到患者體內,所述柔性管的外部套設有彈性套管,所述彈性套管的端部與所述端部組件的端部連接,推動所述彈性套管時,所述彈性套管之間相互折疊。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套管與所述柔性管之間活動連接,且所述彈性套管端部的邊緣與所述端部組件的邊緣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柔性管的表面安裝有導向銷,所述導向銷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柔性管的長度方向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套管與所述導向銷連接,且彈性套管沿著所述導向銷的延伸方向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套管分為內層、外層兩層套管,所述兩層套管之間填充有空氣,從而形成類似“氣囊”的狀態,當所述彈性套管套在柔性管的外部時,由于所述彈性套管的彈性恒定,因此所述彈性套管表面均勻,不會出現凸起;而當所述彈性套管向前推的過程中,所述彈性套管移動到所述端部組件的前端,此時空氣便會在所述彈性套管彈性的作用下,向所述端部組件的前端移動,從而匯聚在所述端部組件的前端,由此將所述端部組件防護起來。
進一步的,所述內層套管的內徑大于所述柔性管的外徑。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套管的內壁連接有彈性環,且所述彈性環用于將所述彈性套管收緊,使得所述彈性套管向前伸長時,能夠在所述彈性環的作用下,將彈性套管的開口扎住,從而將所述端部組件包裹住。
進一步的,所述端部組件包括端頭,所述端頭的前端連接有觀察窗,所述觀察窗的兩側均安裝有照明窗,一側觀察窗上安裝有水汽噴嘴,且水汽噴嘴的出水口朝向所述觀察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蘇州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354544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緊湊單發無人傾轉旋翼機傳動系統及無人機
- 下一篇:橡膠墊片測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