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整車安全測試臺架有效
| 申請號: | 202223034847.0 | 申請日: | 2022-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038385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顧振飛;鄒世偉;厲承龍;張芳芳;陳文倩;楊純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孫靜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整車 安全 測試 臺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整車安全測試臺架,包括臺架組件,臺架組件包括底板、頂板以及支撐柱,底板與頂板之間形成有安裝空腔,頂板包括金屬支撐板,金屬支撐板與支撐柱固定連接,金屬支撐板上間隔地設置多個控制檢測組件。支架組件,支架組件包括內部安裝支架以及側部安裝支架,內部安裝支架位于安裝空腔內、并可拆卸地固定設置在底板上,側部安裝支架設置在底板與頂板之間、并位于臺架組件的寬度方向的兩側部。測試組件,測試組件包括相互之間電連接的內部測試件以及外部測試件,內部測試件通過內部安裝支架可拆卸地設置在安裝空腔內,外部測試件可拆卸地設置在側部安裝支架上、并突出于臺架組件外,實現了測試臺架的便捷設計和制造的便利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信息安全測試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整車安全測試臺架。
背景技術
在整車信息安全測試領域,需要一些由整車關鍵電器零件,如娛樂系統主機、儀表、娛樂系統顯示器、網關、TBOX(車聯網系統)等電器零件組成的電器測試臺架,用于在試驗室內進行整車信息安全靜態的測試。因為不同的整車車型,所使用的關鍵電器的零件尺寸、形狀、外部接口等各不相同,所以,不同車型的整車信息安全試驗臺架并不通用,設計方法也各異。
目前業內常見的電器類測試臺架主要結構形式有兩種:
一種是平板式電器測試臺架,采用平板狀結構,將所有的測試用零件平面鋪在平板上,然后用各種總線和電源線進行連接,構成比較直觀的測試用臺架形式。
另一種是電器臺架,采用類似整車布置的空間立體式的臺架,這種結構是為了模擬整車上的電器布局而搭建的,類似一臺整車的體積大小。其優勢是關鍵零部件的空間布局與整車一致,但是也存在著體積較大,外觀不夠美觀且空間利用率不高的缺點。
因此現有技術中用于汽車的電器的測試臺架存在結構體積大、外觀不美觀并且空間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用于汽車的電器的測試臺架存在結構體積大、外觀不美觀并且空間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整車安全測試臺架,包括臺架組件,臺架組件包括底板、頂板以及支撐柱;底板與頂板平行設置,支撐柱支撐設置在底板與頂板之間、并組成立方體狀的臺架,并且底板與頂板之間形成有安裝空腔。支架組件,支架組件包括內部安裝支架以及側部安裝支架,內部安裝支架位于安裝空腔內、并可拆卸地固定設置在底板上,側部安裝支架設置在底板與頂板之間、并位于臺架組件的寬度方向的兩側部。測試組件,測試組件包括相互之間電連接的內部測試件以及外部測試件,內部測試件通過內部安裝支架可拆卸地設置在安裝空腔內,外部測試件可拆卸地設置在側部安裝支架上、并突出于臺架組件外。并且頂板包括金屬支撐板,金屬支撐板與支撐柱固定連接,金屬支撐板上間隔地設置多個控制檢測組件。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底板、頂板以及支撐柱組成的立方體的臺架,其結構緊湊,體積較小,相比于現有的平板式電器測試臺架和立體式臺架具有體積更小的優勢。并且底板與頂板之間形成有安裝空腔能夠安裝并測試不同的電器。
進一步地,在立方體的臺架內通過高度集成的機械和電器化設計,實現體積緊湊、功能高度集成的整車信息安全測試臺架的裝配,實現了測試臺架的敏捷設計和制造的便利性,從而也提升了該種臺架在實際測試工作中的便利性。在金屬支撐板上設置多個控制檢測組件,能夠調整多個CAN通道接口,實現敏捷的電氣連接,且其關鍵零部件的空間布局與整車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還公開了一種整車安全測試臺架,頂板包括透明頂板與金屬支撐板,透明頂板可拆卸地設置在金屬支撐板遠離底板的一側頂部。其中金屬支撐板呈“X”形,多個控制檢測組件設置在金屬支撐板的中部位置,透明頂板的中部位置還設置有中空的鏤空部,控制檢測組件通過鏤空部向上露出。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金屬支撐板可以提供測試臺架的穩定性和支撐性能,透明頂板能夠觀察內部的電器以及結構,并將多個控制檢測組件設置在金屬支撐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30348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