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學成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23006254.3 | 申請日: | 2022-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349243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彬彬;孔旭樂;豆修潯;戴付建;趙烈烽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G02B7/02;G03B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唐振北 |
| 地址: | 315499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成像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鏡筒;五片鏡片,且由物側至像側為第一鏡片至第五鏡片;相鄰兩片鏡片之間具有至少一個隔離環,第一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小于第三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第一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小于第四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第二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小于第三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第二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小于第四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鏡筒的像側端面的外徑D0m、第一鏡片的物側面到第五鏡片的像側面的軸上距離TD之間滿足:D0m/TD1.2;鏡筒的物側端面的內徑d0s與光學成像系統的入瞳直徑EPD之間滿足:d0s/EPD1.0。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光學成像系統難以實現小型化、組立穩定性差、成像質量差、結構設計困難的至少一個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成像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光學成像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手機上搭載的光學成像系統發展突飛猛進,由于用戶對于手機的美觀度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手機輕薄的同時對成像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光學成像系統而言,為了提高進光量,需要擴大鏡筒的開口,并設計間隔件的內徑較大,但也增加了光學成像系統的體積,如何保證進光量更多的同時降低鏡筒兩端開口大小、間隔件的尺寸對整體的組立穩定性、成像質量的影響,實現結構的更合理化設計的難度較高。另外若是僅增加成像質量,會導致光學成像系統應用的鏡片數量增加,鏡片的厚度以及鏡片之間的距離都增加了光學成像系統的長度,這就使得光學成像系統小型化較為困難,無法與手機輕薄化的需求匹配,裝配難度也較高。
也就是說,現有技術中光學成像系統存在難以實現小型化、組立穩定性差、成像質量差、結構設計困難中的至少一個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光學成像系統難以實現小型化、組立穩定性差、成像質量差、結構設計困難中的至少一個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光學成像系統,包括:鏡筒;五片鏡片,五片鏡片依次設置在鏡筒內,且由物側至像側為第一鏡片至第五鏡片;相鄰兩片鏡片之間具有至少一個隔離環,位于第一鏡片與第二鏡片之間且與第一鏡片的像側面承靠的隔離環為第一隔離環,位于第二鏡片與第三鏡片之間且與第二鏡片的像側面承靠的隔離環為第二隔離環,位于第三鏡片和第四鏡片之間且與第三鏡片的像側面承靠的隔離環為第三隔離環,位于第四鏡片與第五鏡片之間且與第四鏡片的像側面承靠的隔離環為第四隔離環;其中,第一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小于第三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第一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小于第四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第二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小于第三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第二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小于第四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鏡筒的像側端面的外徑D0m、第一鏡片的物側面到第五鏡片的像側面的軸上距離TD之間滿足:D0m/TD1.2;鏡筒的物側端面的內徑d0s與光學成像系統的入瞳直徑EPD之間滿足:d0s/EPD1.0。
進一步地,鏡筒的物側端面的內徑d0s與光學成像系統的入瞳直徑EPD之間滿足:1.0d0s/EPD2.0。
進一步地,鏡筒的像側端面的外徑D0m、第一鏡片的物側面到第五鏡片的像側面的軸上距離TD之間滿足:1.5D0m/TD2.5。
進一步地,第四鏡片的焦距大于第五鏡片的焦距。
進一步地,鏡筒的像側端面的外徑D0m、鏡筒的像側端面的內徑d0m之間滿足:π*[(D0m/2)2-(d0m/2)2]10.0mm2。
進一步地,第一鏡片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R1、第一鏡片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2、第一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外徑D1s、第一隔離環的物側面的內徑d1s之間滿足:1.0(R2+R1)/D1s+(R2-R1)/d1s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300625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械貫穿件封頭軸向圓周切割裝置
- 下一篇:換熱結構和燃氣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