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船舶動力系統(tǒng)及船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222989085.3 | 申請日: | 2022-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806469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廣紅燕;尹雪芹;曹虎;尹小強;孫明珠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H21/17 | 分類號: | B63H21/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蔡興兵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舶 動力 系統(tǒng)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船舶動力系統(tǒng)和船舶,其中,船舶動力系統(tǒng)包括: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電機;電池儲能柜,所述電池儲能柜設于船舶,所述電池儲能柜與所述電機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電池儲能柜與所述電機電連接的情況下,所述電池儲能柜向所述電機供電,在所述電池儲能柜與所述電機斷開連接的情況下,所述電池儲能柜相對于所述船舶可拆卸。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船舶動力系統(tǒng),一方面可以省去船舶在港口的充電時間,提高船舶的運貨效率,另一方面還提高了船舶的載貨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動力系統(tǒng)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船舶動力系統(tǒng)和具有該船舶動力系統(tǒng)的船舶。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可以通過電力驅動的船舶,通常包含電池包和電機。當混合動力船舶靠岸裝載或卸載貨物時,由于需要對電池包進行充電,因此容易導致船舶靠岸后到再次起航之間的等待時間延長,運貨效率降低。另外,電池包在船舶上占用的空間較多,越是大容量的電池包其體積越大,占用空間越多,降低了船舶的載貨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船舶動力系統(tǒng)的新技術方案,至少能夠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通過電力驅動的船舶運貨效率低,載貨量少的問題中的至少一個。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船舶,包含上述船舶動力系統(tǒng)。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混合動力系統(tǒng),包括: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電機;電池儲能柜,所述電池儲能柜設于船舶,所述電池儲能柜與所述電機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電池儲能柜與所述電機電連接的情況下,所述電池儲能柜向所述電機供電,在所述電池儲能柜與所述電機斷開連接的情況下,所述電池儲能柜相對于所述船舶可拆卸。
可選地,所述電池儲能柜的數(shù)量為多個,每個所述電池儲能柜與連接器公端和連接器母端中的至少一個電連接,多個所述電池儲能柜通過所述連接器公端或所述連接器母端與所述電機可拆卸地連接。
可選地,所述電池儲能柜的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電池儲能柜之間可分離地電連接。
可選地,多個所述電池儲能柜之間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
可選地,每個所述電池儲能柜與連接器公端和連接器母端中的至少一個電連接,多個所述電池儲能柜之間通過所述連接器公端和所述連接器母端可分離地電連接。
可選地,多個所述電池儲能柜沿豎直方向層疊布置,所述連接器公端或所述連接器母端設于所述電池儲能柜的柜體的上側或下側。
可選地,在豎直方向上,相鄰兩個所述電池儲能柜中的一個所述電池儲能柜靠近第二個所述電池儲能柜的一側設有所述連接器公端,相鄰兩個所述電池儲能柜中的另一個所述電池儲能柜靠近一個所述電池儲能柜的一側設有所述連接器母端,一個所述電池儲能柜的所述連接器公端與另一個所述電池儲能柜上的所述連接器母端可插拔地連接。
可選地,船舶動力系統(tǒng)還包括投切裝置,所述投切裝置分別與所述電池儲能柜和所述電機電連接,所述投切裝置被配置為匯集所述電池儲能柜輸出的電流并將匯集后的電流輸送至所述電機。
可選地,船舶動力系統(tǒng)還包括電機控制器,所述電機控制器分別與所述投切裝置和所述電機電連接,所述電機控制器被配置為將所述投切裝置輸出的直流電逆變?yōu)轵寗铀鲭姍C的交流電。
可選地,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發(fā)動機;動力耦合裝置,所述動力耦合裝置與所述發(fā)動機和所述電機連接以耦合所述發(fā)動機和所述電機的動力。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船舶,包括上述任一的船舶動力系統(tǒng)。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船舶動力系統(tǒng),電機被設置為與電池儲能柜可拆卸地連接,電池儲能柜既可以作為貨物被船舶運輸,又可以作為電機的供電設備,為電機供電,與現(xiàn)有技術中在船體上設置電池包為電機供電的方式相比,由電池儲能柜供電,一方面可以省去船舶在港口的充電時間,提高船舶的運貨效率,另一方面還提高了船舶的載貨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98908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