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余熱發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964905.3 | 申請日: | 2022-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407560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松瑞;楊紅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鑄力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K27/00 | 分類號: | F01K27/00;F01K17/06;F24D15/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原創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黃燦林 |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廈門市海***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余熱 發電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余熱發電系統,涉及熱回收系統技術領域。該余熱發電系統包括依次連通構成回路的熱交換裝置、螺桿膨脹發電機、熱回收裝置、二級冷凝器、儲液罐和電子膨脹閥;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兩種工質,工質Ⅰ為工廠內使用的余熱工質,工質Ⅱ則為在換熱過程中使用的工質;工質Ⅰ使用后的余熱,首先可以與工質Ⅱ進行換熱,換熱后的工質Ⅰ繼續投入生產使用;工質Ⅱ通過溫度升高形成的壓力差輸送至螺桿膨脹發電機,利用交換后的熱量進行發電;工質Ⅱ再通過熱回收裝置與地下水等冷水進行熱交換,得到的高溫水可以應用在采暖等方面;最后工質Ⅱ經由二級冷凝器冷卻為液態并回到儲液罐中存儲,而液態的工質Ⅱ還通過二級冷凝器加熱并重復利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回收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余熱發電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在各種工業生產領域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生產過程中由各種熱能轉換設備、用能設備和化學方應設備中產生而未被利用的熱能,而且也會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各種形式的余熱。
余熱的來源主要有工業排氣余熱、高溫產品及爐渣的余熱、冷卻介質的余熱、化學方應過程中生成的棄熱、可燃廢氣、廢料、廢液的熱能以及廢汽、廢水的余熱,而工業鍋爐的平均熱效率只有67%,其余的能源通過高溫的廢煙氣排放到大氣當中,造成極大的浪費。
在紡織印染、電鍍加工、化工制藥、印刷烘干、煤泥烘干、鑄造、電解鋁生產等工業領域存在大量需要回收利用的余熱。如果通過回收可以充分利用這部分能量,將極大地減少工業能源損耗,同時余熱回收利用是提高經濟性、節約燃料的一條重要途徑。
例如公開號為CN112983672A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余熱回收系統,包括:預熱桶,其內壁上設置有盤管,盤管的兩端伸出所述預熱桶內;濃縮結晶桶,其與預熱桶相連,用于承接預熱桶中的原料液;汽水分離器,其一端通過管道與濃縮結晶桶的上部連接,所述汽水分離器收集濃縮結晶桶中蒸發出來的蒸汽并將蒸汽中的冷凝水進行回收,汽水分離器的另一端通過管道與預熱桶的盤管進氣口相連,用于將蒸汽導入到盤管中;以及引風機,其與盤管的出氣口相連。
該種余熱回收系統主要是提高蒸汽熱量的使用率,但在大多數工廠中,工質溫度較高,僅一次換熱難以將工質中的熱量充分置換,部分熱量還是隨著工質的冷卻而逸散,造成了熱量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技術問題,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余熱發電系統。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余熱發電系統。
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中采用兩種工質,工質Ⅰ為工廠內使用的余熱工質,工質Ⅱ則為在換熱過程中使用的工質。工質Ⅰ使用后的余熱,首先可以與工質Ⅱ進行換熱,換熱后的工質Ⅰ繼續投入生產使用;工質Ⅱ可以將換熱后的熱量輸送至螺桿膨脹發電機進行發電,進一步利用工質的余熱;然后經過發電使用的工質Ⅱ再通過熱回收裝置與地下水等冷水進行熱交換,得到的高溫水應用在采暖等方面;最后工質Ⅱ回到儲液罐中存儲,并通過二級冷凝器輸送至熱交換裝置進行重復利用。經過多次換熱后,能夠將工質Ⅰ的余熱進行充分使用,大大降低了熱量的浪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余熱發電系統,包括依次連通構成回路的熱交換裝置,其中流通帶有余熱的工質Ⅰ及呈氣態的工質Ⅱ,用于將工質Ⅰ的余熱交換至工質Ⅱ,熱交換裝置包括流通工質Ⅰ的余熱端進口和預熱端出口,以及流通傳遞工質Ⅱ的工質Ⅱ進口和工質Ⅱ出口;
螺桿膨脹發電機,連通至工質Ⅱ出口,以利用換熱后工質Ⅱ的熱量發電;
熱回收裝置,連通至螺桿膨脹發電機,熱回收裝置中流通發電使用后的工質Ⅱ及冷卻水,用于實現工質Ⅱ和冷卻水的換熱;
儲液罐,用于存儲液化后的工質Ⅱ,儲液罐一端連通至熱回收裝置,另一端輸出工質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鑄力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鑄力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9649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車牌識別一體機攝像頭安裝支架
- 下一篇:一種防近視輔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