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恒溫混水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898714.1 | 申請日: | 2022-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627044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畢叢達;張鳳奇;范寶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中納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15/00 | 分類號: | F24D15/00;F24D19/0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國知創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76 | 代理人: | 李彩艷 |
| 地址: | 024099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站***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恒溫 水循環 系統 | ||
1.一種恒溫混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熱水箱(100)、混水組件和恒溫儲水箱(500);
所述蓄熱水箱(100)的外壁上連通有進水管(106),所述進水管(106)位于所述蓄熱水箱(100)外的一端用于連通外部水源,所述蓄熱水箱(100)上設置有用于對所述蓄熱水箱(100)內的水進行加熱的加熱組件;
所述混水組件設置在所述蓄熱水箱(100)上,所述混水組件包括回水入口(202)、熱水進口(203)、混水出口(205)和混水管(206);所述回水入口(202)用于連通待供暖裝置(600)的回水口,所述熱水進口(203)用于通入所述蓄熱水箱(100)內經所述加熱組件加熱后的熱水,所述混水管(206)的一端與所述混水出口(205)連通,所述混水管(206)遠離所述混水出口(205)的一端與位于所述蓄熱水箱(100)外的所述恒溫儲水箱(500)的內部連通;
所述恒溫儲水箱(500)上連通有出水管(502),所述出水管(502)遠離所述恒溫儲水箱(500)的一端用于連通所述待供暖裝置(600)的進水口,所述恒溫儲水箱(500)內設置有與所述混水組件連接的溫度調節組件,所述溫度調節組件用于調節所述混水出口(205)的出水溫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混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熱水箱(100)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混水組件還包括三通混水閥(200)、回水管(201)、熱水管(204)和循環泵(2061);
所述回水入口(202)、所述熱水進口(203)和所述混水出口(205)均設置在所述三通混水閥(200)上,所述三通混水閥(200)設置在所述蓄熱水箱(100)內,所述回水管(201)的一端與所述回水入口(202)連通,所述回水管(201)遠離所述回水入口(202)的一端貫穿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出所述蓄熱水箱(100)外且用于連通所述待供暖裝置(600)的回水口;所述熱水管(204)的一端與所述熱水進口(203)連通,所述熱水管(204)遠離所述熱水進口(203)的一端用于供所述蓄熱水箱(100)內的高溫水進入;所述混水管(206)遠離所述混水出口(205)的一端貫穿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出所述蓄熱水箱(100)外且與所述恒溫儲水箱(500)的內部連通,所述循環泵(2061)設置在所述混水管(206)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恒溫混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組件包括第一控制器(1073)、第一溫度傳感器(1072)和多個電加熱管(1071);
所述第一控制器(1073)設置在所述蓄熱水箱(100)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1072)設置在所述蓄熱水箱(100)的內底部上,多個所述電加熱管(1071)均勻分布在所述蓄熱水箱(100)的內周壁上,所述第一控制器(1073)、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1072)和所述電加熱管(1071)之間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恒溫混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201)位于所述蓄熱水箱(100)內的管身上連通有支管(400),所述支管(400)遠離所述回水管(201)的一端用于將所述待供暖裝置(600)供暖后的回水排入所述蓄熱水箱(100)內,所述支管(400)上設置有電動流量調節閥(401),所述電動流量調節閥(401)與所述第一控制器(1073)電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恒溫混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調節組件包括第二控制器(501)和第二溫度傳感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501)設置在所述恒溫儲水箱(500)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恒溫儲水箱(500)內,所述第二控制器(501)、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三通混水閥(200)和所述循環泵(2061)之間電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恒溫混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減緩回水沖力的減振板(300);
所述減振板(300)的一側與所述蓄熱水箱(100)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減振板(300)上開設有與所述回水管(201)相匹配的第三通孔(301),所述減振板(300)通過所述第三通孔(301)套設在所述回水管(201)的外管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中納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內蒙古中納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89871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指示牌的光源模組
- 下一篇:一種可以在水中使用的打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