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城市公路高架橋兩側防沖撞設施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843130.4 | 申請日: | 2022-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911122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廖名舉;呂尚貴;聶廷武;陳文濤;郭旭東;方宏廣;郭旺;相旭成;李參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10 | 分類號: | E01D19/10;E01F15/02;E01F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岳野 |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 城市 公路 高架橋 兩側 沖撞 設施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城市公路高架橋兩側防沖撞設施,屬于路面交通附屬結構設計技術領域。該適用城市公路高架橋兩側防沖撞設施包括:交通固定框架,內部設置有一排或多排環形套筒,環形套筒的內壁和外壁之間填充有軟質吸能填充材料,且沿徑向等距設置多個緩沖部件,環形套筒的通孔中貫穿有固定支撐桿,且固定支撐桿可轉動地固定于環形套筒中,所述固定支撐桿的兩個端部通過彈性部件連接在所述交通固定框架上。本實用新型能夠滿足在公路上車輛發生側滑或者其他事故失控時,吸收車輛的沖擊能減少對車內人員的傷害,且環形套筒可以轉動、高強彈力繩能夠伸縮組合搭配可以使車輛轉向進而保護車輛不沖出高架橋兩側發生墜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路面交通附屬結構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用城市公路高架橋兩側防沖撞設施。
背景技術
國內公路工程建設飛速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運行車輛越來越多,進而城市交通產生事故的幾率越來越大;高架橋兩側防護結構單一不穩定,對橋上運行的車輛以及橋下的行人等都是足夠大的威脅。
而今在公路高架橋等的廣泛普及后,防止車輛失控或者雨雪天氣打滑的情況下車輛失控沖出車道,減少人員傷亡和不必要的財產損失,故以此為出發點設計出一種適用城市高架橋兩側的防沖撞設施。
這種高架橋防沖撞設施能夠吸收車輛沖擊力減少對車內人員的傷害;另一方面能夠通過轉動圓筒引導改變車輛沖擊方向避免車輛沖出高架橋;最后,該設施外側安裝有防護網能夠對車輛殘渣、受傷人員等進行防護,保護橋下人員及設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彌補上述背景中提及的現有城市高架橋上車輛運行事故時,道路兩側防護結構功能單一等不足,提供的一種適用城市公路高架橋兩側防沖撞設施。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一種適用城市公路高架橋兩側防沖撞設施,包括:交通固定框架,所述交通固定框架內部設置有一排或多排環形套筒,所述環形套筒的內壁和外壁之間填充有軟質吸能填充材料,且所述環形套筒的內壁和外壁之間沿徑向等距設置多個緩沖部件,
所述環形套筒的通孔中貫穿有固定支撐桿,且所述固定支撐桿可轉動地固定于所述環形套筒,所述固定支撐桿的兩個端部通過彈性部件連接在所述交通固定框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環形套筒的兩端分別設有固定軸承;所述固定軸承內側與固定支撐桿連接,外側與環形套筒的內壁連接,使得所述固定支撐桿可轉動地固定于所述環形套筒中。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撐桿的長度大于所述環形套筒的長度,使得所述固定支撐桿的兩個端部突出于所述環形套筒的兩端。
進一步地,所述交通固定框架為矩形框架,一排或多排所述環形套筒設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一對長邊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的一對長邊內側之間設有多對彼此相對的第一固定件。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撐桿的兩個端部上均設有第二固定件。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部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件。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為固定螺栓。
進一步地,所述環形套筒的直徑為50-150cm,所述環形套筒的內壁和外壁之間沿徑向等距設置4-12個緩沖部件。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部件為高強彈力繩。
進一步地,所述緩沖部件為緩沖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交通固定框架上,通過固定螺栓安裝有防護網。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8431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