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燙手的密胺制杯子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804945.1 | 申請日: | 2022-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683567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彭繼平;彭禹靜;黃凱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市中云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誠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林小彬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燙手 密胺制 杯子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密胺餐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燙手的密胺制杯子,包括密胺材質的杯體以及杯柄,所述杯體由上至下分為杯口、杯身以及杯底,所述杯口沿其周側具有向外延伸的翻邊,所述杯底底部下表面向外突出形成一環形底座,所述杯身厚度為2?4毫米,其包括靠近杯口一側的上部以及靠近杯底一側的下部,所述上部與下部之間的連接處形成一支撐臺,所述杯柄包括與所述支撐臺適配的卡環以及由所述卡環向外向下延伸的握柄,所述卡環上具有一使所述卡環斷開的缺口,所述卡環套置在所述下部外表面并抵觸在所述支撐臺上。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杯子在生產中采用較薄的厚度尺寸時其隔熱效果較差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密胺餐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燙手的密胺制杯子。
背景技術
密胺餐具由密胺樹脂粉加熱加壓壓制成型,其成型設備如授權公告日為2020年07月14日的中國專利CN 210999680 U所示,一種密胺餐具成型機,包括機體底座,所述機體底座的頂部四角固定連接有導桿,所述導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頂板,所述機體底座上具有用于密胺餐具成型的加熱加壓機構,所述機體底座的頂部中間位置處固定連接有液壓桿,所述液壓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機體底座和所述頂板之間具有成型組件,所述成型組件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位于所述連接板的頂部,并與所述連接板滑動連接,所述上模具固定在所述頂板的下端面,所述下模具的頂部均勻開設有四個模腔,四個所述模腔之間具有隔斷板,所述隔斷板呈十字型,且所述隔斷板固定在所述下模具的中間位置處,所述隔斷板與所述模腔之間具有緩沖部,所述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均通過固定螺栓分別固定在所述連接板、所述頂板上,所述液壓桿與外部液壓站傳動連接;其成型過程是由密胺樹脂粉按量置入模具內后經高溫高壓固化后成型。
現有的密胺制杯子仍為上述簡單成型,其隔熱作用主要依賴于成型時的杯子壁厚,市面上常見的密胺制杯子為了保證隔熱,大多為4-6毫米厚,但過厚的產品生產原料增加,物料成本高,而過薄又會導致杯子隔熱效果不佳而容易燙手,影響產品的整體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燙手的密胺制杯子,解決了杯子在生產中采用較薄的厚度尺寸時其隔熱效果較差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防燙手的密胺制杯子,包括密胺材質的杯體以及杯柄,所述杯體由上至下分為杯口、杯身以及杯底,所述杯口沿其周側具有向外延伸的翻邊,所述杯底底部下表面向外突出形成一環形底座,所述杯身厚度為2-4毫米,其包括靠近杯口一側的上部以及靠近杯底一側的下部,所述上部與下部之間的連接處形成一支撐臺,所述杯柄包括與所述支撐臺適配的卡環以及由所述卡環向外向下延伸的握柄,所述卡環上具有一使所述卡環斷開的缺口,所述卡環套置在所述下部外表面并抵觸在所述支撐臺上。
優選的,所述握柄的寬度由卡環一側向外逐漸增大。
優選的,所述握柄的自由端設有向內或向外突出的凸部。
優選的,所述握柄的寬度由卡環一側向外逐漸減小。
優選的,所述握柄靠近所述卡環一側的表面設有向外突出的防滑部。
優選的,所述杯體由的徑向寬度由其杯口向杯底逐漸減小,呈錐臺狀結構,所述卡環與所述杯體的結構相適配。
優選的,所述握柄上端沿開設有用于增加握持時摩擦力的內凹槽,所述內凹槽由握柄上端沿向下延伸。
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市中云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泉州市中云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8049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