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小車鎖死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222751807.1 | 申請日: | 2022-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320330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米成宏;王虎;劉磊;鄭懷鵬;張陽羊;王成運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建機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9/18 | 分類號: | B66C9/18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聯(lián)專利事務所 32220 | 代理人: | 張帥 |
| 地址: | 221004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小車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小車鎖死裝置,屬于塔機技術領域。包括設置在小車緩沖器上的耳板Ⅰ和設置在小車裝配架上的耳板Ⅱ,耳板Ⅰ和耳板Ⅱ通過銷軸連接在一起,起重臂上設有后小車和前小車,小車鎖死裝置設置在起重臂的臂根位置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原有的緩沖器連接塊,在小車裝配架只增加一個耳板,通過開孔的方式,采用銷軸連接的方式將小車與起重臂固定在一起,結構簡單,改動較小,解決了塔機不作業(yè)和變倍率時小車鎖死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小車鎖死裝置,屬于塔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塔式起重機一般分為單小車和雙小車結構,單小車結構形式的塔機只需要在塔機不作業(yè)時讓小車防斷繩裝置將其固定在起重臂臂根位置,針對雙小車結構形式的塔機,在塔機不作業(yè)時不僅需要將小車固定,而且需要在塔機變倍率的時候?qū)⑺C后小車固定,前小車不固定,采用此方法可以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而且結構形式簡單,改動小。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小車鎖死裝置,通過在起重臂緩沖器連接耳板開一個孔,小車裝配架焊接一個耳板,通過銷軸將二者連接在一起,小車在塔機不作業(yè)時固定在起重臂臂根的位置,同時在小車變倍率的時候?qū)⒑笮≤嚬潭ㄔ谄鹬乇郾鄹恢茫乐购笮≤嚺c前小車發(fā)生碰撞。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新型小車鎖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小車緩沖器上的耳板Ⅰ和設置在小車裝配架上的耳板Ⅱ,耳板Ⅰ和耳板Ⅱ通過銷軸連接在一起,起重臂上設有后小車和前小車,小車鎖死裝置設置在起重臂的臂根位置上。
所述的小車緩沖器設置在起重臂的下弦桿上。
所述的耳板Ⅱ焊接在小車裝配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原有的緩沖器連接塊,在小車裝配架只增加一個耳板,通過開孔的方式,采用銷軸連接的方式將小車與起重臂固定在一起,結構簡單,改動較小,解決了塔機不作業(yè)和變倍率時小車鎖死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jù)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tài)參考圖。
圖中:1、小車緩沖器;2、耳板Ⅰ;3、小車裝配架;4、耳板Ⅱ;5、銷軸;6、起重臂;7、后小車;8、前小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新型小車鎖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小車緩沖器1上的耳板Ⅰ2和設置在小車裝配架3上的耳板Ⅱ4,耳板Ⅰ2和耳板Ⅱ4通過銷軸5連接在一起,起重臂6上設有后小車7和前小車8,小車鎖死裝置設置在起重臂6的臂根位置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建機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徐州建機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751807.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