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對車充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716209.0 | 申請日: | 2022-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648634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廷 | 申請(專利權)人: | 爻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50/12 | 分類號: | H02J50/12;H02J50/50;H02J7/00;B60L53/12;H02M7/538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電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車對車充電裝置,其中一種車對車充電裝置包括第一電力變換模組和第二電力變換模組;所述第一電力變換模組包括電力變換逆變電路和第一諧振耦合器;所述電力變換逆變電路一端并聯在供電車電池的正極與負極之間,電力變換逆變電路另一端耦接第一諧振耦合器;所述第二電力變換模組包括電力變換整流電路和第二諧振耦合器;所述電力變換整流電路一端并聯在充電車電池的正極與負極之間,電力變換整流電路另一端耦接第二諧振耦合器;所述第一諧振耦合器的耦合線圈與第二諧振耦合器的耦合線圈互感。本實用新型能夠支持車與車之間非接觸充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對車充電裝置,屬于非接觸式充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當前電動汽車已經得到了一定范圍的普及,而且發展前景廣闊。然而電動汽車充電仍然面臨較大的問題。首先,充電樁的數量短缺,特別是公共充電樁的建設還不夠。充電樁的充電樁功率普遍較低,需要較長的時間充電。另外,現有的充電都需要人去拔插充電槍充電,操作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車對車充電裝置,能夠支持車與車之間非接觸充電。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車對車充電裝置,包括第一電力變換模組和第二電力變換模組;
所述第一電力變換模組包括電力變換逆變電路和第一諧振耦合器;
所述電力變換逆變電路一端并聯在供電車電池的正極與負極之間,電力變換逆變電路另一端耦接第一諧振耦合器;
所述第二電力變換模組包括電力變換整流電路和第二諧振耦合器;
所述電力變換整流電路一端并聯在充電車電池的正極與負極之間,電力變換整流電路另一端耦接第二諧振耦合器;
所述第一諧振耦合器的耦合線圈與第二諧振耦合器的耦合線圈互感。
進一步地,各諧振耦合器均包括相互耦接的諧振網絡和耦合器。
進一步地,所述耦合器為線圈或電容極板。
進一步地,所述諧振網絡包括諧振電感或諧振電容。
進一步地,所述電力變換逆變電路為橋式逆變電路或多電平逆變電路;
所述電力變換整流電路為橋式整流電路或多電平整流電路。
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車對車充電裝置,包括第一電力變換模組、第二電力變換模組以及中繼耦合器;
所述第一電力變換模組包括電力變換逆變電路和第一諧振耦合器;
所述電力變換逆變電路一端并聯在供電車電池的正極與負極之間,電力變換逆變電路另一端耦接第一諧振耦合器;
所述第二電力變換模組包括電力變換整流電路和第二諧振耦合器;
所述電力變換整流電路一端并聯在充電車電池的正極與負極之間,電力變換整流電路另一端耦接第二諧振耦合器;
所述中繼耦合器包括相互耦接的第三諧振耦合器和第四諧振耦合器;
所述第一諧振耦合器的耦合線圈與第三諧振耦合器的耦合線圈互感;
所述第二諧振耦合器的耦合線圈與第四諧振耦合器的耦合線圈互感。
進一步地,各諧振耦合器均包括相互耦接的諧振網絡和耦合器。
第三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車對車充電裝置,包括第一電力變換模組、第二電力變換模組以及相互電連接的第一充電樁和第二充電樁;
所述第一電力變換模組包括電力變換逆變電路和第一諧振耦合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爻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爻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7162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實驗室用鐵架臺
- 下一篇:一體式電池模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