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鏡頭檢測治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698811.6 | 申請日: | 2022-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450246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3 |
| 發明(設計)人: | 徐金龍;徐銀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力鼎車載光學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7/06 | 分類號: | H04N17/06 |
| 代理公司: | 廈門知盛知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302 | 代理人: | 陳英英 |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廈門市海***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鏡頭 檢測 | ||
本專利涉及鏡頭檢測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鏡頭檢測治具,包括安裝底板,所述安裝底板用于放置鏡頭,所述安裝底板的一側面固定向上延伸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裝通道,所述安裝通道用于安裝圖像傳輸模塊,所述固定板的頂部固定有向外延伸的安裝頂板,所述安裝頂板的底面上固定有豎直向下的感光元器件,所述感光元器件與圖像傳輸模塊電性連接,所述感光元器件和鏡頭依次位于安裝通道的延長線上,位于安裝通道內的圖像傳輸模塊處于開放狀態,能夠保持其與外部的圖像接收模塊的實時連接,避免多次對PV線進行拔插,以及等待軟件緩存完成的時間,具有較高的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專利涉及鏡頭檢測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鏡頭檢測治具。
背景技術
光學成像鏡頭在設計完成后需要進行組裝、檢測;常規的檢測治具通過設置獨立的夾持機構對鏡頭進行夾持固定,每次的檢測過程都需要對夾持機構進行操作,組裝較為繁瑣,同時檢測機構設置在盒型結構內,在檢測過程中需要多次對PV線進行拔插,等待軟件緩存完成后才能看到成像效果,檢測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鏡頭檢測治具,能解決操作繁瑣同時檢測效率低等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鏡頭檢測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底板,所述安裝底板用于放置鏡頭,所述安裝底板的一側面固定向上延伸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裝通道,所述安裝通道用于安裝圖像傳輸模塊,所述固定板的頂部固定有向外延伸的安裝頂板,所述安裝頂板的底面上固定有豎直向下的感光元器件,所述感光元器件與圖像傳輸模塊電性連接,所述感光元器件和鏡頭依次位于安裝通道的延長線上。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底板的頂面上開設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感光元器件的中線上。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底板的頂面上固定有導向板,所述定位槽開設在導向板上,所述鏡頭放置在導向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板遠離感光元器件的一側上固定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頂面為圓弧曲面,所述鏡頭的尾部放置在圓弧曲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底板的頂面上固定有伸縮平臺,所述導向板固定在伸縮平臺上,所述伸縮平臺驅動鏡頭靠近或遠離感光元器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中,位于安裝通道內的圖像傳輸模塊處于開放狀態,能夠保持其與外部的圖像接收模塊的實時連接,避免多次對PV線進行拔插,以及等待軟件緩存完成的時間,保證鏡頭放置在安裝底板上后,能夠實時出現圖像,具有較高的檢測效率,同時結構簡單,便于操作,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鏡頭檢測治具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鏡頭檢測治具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鏡頭檢測治具的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安裝底板;
2、固定板;201、安裝通道;202、圖像傳輸模塊;
3、安裝頂板;301、感光元器件;
4、伸縮平臺;
5、導向板;501、導向槽;
6、支撐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力鼎車載光學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力鼎車載光學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6988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適用于打包帶的紙質底托
- 下一篇:一種建筑施工承載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