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廢鋼處理自磨清理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689237.8 | 申請日: | 202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340012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龍;張詩吉;張櫻;梅蕊 | 申請(專利權)人: | 十堰市吉國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23/10 | 分類號: | B02C23/10;B02C23/14;B03C1/26;B03C1/30;B07B1/34;B07B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王艷 |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鋼 處理 清理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廢鋼處理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廢鋼處理自磨清理機,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雜質清理組件,所述雜質清理組件包括移動框,所述箱體內壁左右兩側之間設置有移動框,所述移動框內底壁設置有一端延伸至箱體內部的篩分框,所述箱體內壁后側設置有數量為兩個且呈左右對稱分布的第一電機。該廢鋼處理自磨清理機,通過設置雜質清理組件,啟動第一電機帶動凸輪旋轉,在凸輪的推動下,使得移動框帶動篩選框上下往復移動,對篩選框中的雜質進行篩分,使得普通雜質經篩板和矩形通孔落下,同時將電磁鐵通電,使得雜質中的金屬鐵被電磁鐵吸附,上述結構的整體配合實現了自動清理雜質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廢鋼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廢鋼處理自磨清理機。
背景技術
廢鋼是指鋼鐵廠生產過程中不成為產品的鋼鐵廢料(如切邊和切頭等),以及使用后報廢的設備或構件中的鋼鐵材料,成分為鋼的叫廢鋼,成分為生鐵的叫廢鐵,統稱廢鋼,粉碎回收的廢鋼中常常存在大量的金屬鐵和其它雜質,若不能將其進行分離清理,則會影響后續回收加工,故而提出一種廢鋼處理自磨清理機來解決上述所提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廢鋼處理自磨清理機,具備自動清理雜質等優點,解決了粉碎回收的廢鋼中常常存在大量的金屬鐵和其它雜質,若不能將其進行分離清理,則會影響后續回收加工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自動清理雜質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廢鋼處理自磨清理機,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雜質清理組件,所述雜質清理組件包括移動框,所述箱體內壁左右兩側之間設置有移動框,所述移動框內底壁設置有一端延伸至箱體內部的篩分框,所述箱體內壁后側設置有數量為兩個且呈左右對稱分布的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設置有與移動框底部貼合的凸輪,所述箱體內壁左右兩側且位于篩分框上方均設置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底部設置有一端延伸至篩分框內部的電磁鐵。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內頂壁固定安裝有導料框,所述導料框內壁左側轉動安裝有數量為兩個且呈前后分布的粉碎輥,所述粉碎輥的右側延伸至箱體的內部,后側所述粉碎輥的右側與箱體的內壁右側轉動連接,兩個所述粉碎輥位于導料框右側一端的外側均固定安裝有齒輪,兩個所述齒輪相互嚙合,所述箱體內壁右側固定安裝有輸出軸與前側粉碎輥右側固定連接的第二電機。
優選的,所述導料框的內頂壁為開口設計,所述箱體的內頂壁且位于導料框內部固定安裝有一端延伸至箱體頂部的進料管。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內底壁固定安裝有一端延伸至其底部的出料管,所述箱體底部且位于出料管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數量為兩個且呈前后對稱分布的支撐腿。
優選的,所述移動框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分別與箱體內壁左右兩側滑動連接的滑塊,所述箱體內壁左右兩側均開設有與滑塊移動軌跡相適配的滑槽。
優選的,所述篩分框的內底壁固定安裝有篩板,所述移動框的內底壁開設有面積小于篩板的矩形通孔。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廢鋼處理自磨清理機,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廢鋼處理自磨清理機,通過設置雜質清理組件,啟動第一電機帶動凸輪旋轉,在凸輪的推動下,使得移動框帶動篩選框上下往復移動,對篩選框中的雜質進行篩分,使得普通雜質經篩板和矩形通孔落下,同時將電磁鐵通電,使得雜質中的金屬鐵被電磁鐵吸附,實現了自動清理雜質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齒輪與粉碎輥連接處俯視局部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十堰市吉國工貿有限公司,未經十堰市吉國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68923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