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中頂板打膠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653268.8 | 申請日: | 202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313136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明(設計)人: | 趙坤;王亮;劉峰;侯泉;吳亞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11/00 | 分類號: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武博 |
| 地址: | 2661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頂板 固定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中頂板打膠固定裝置,涉及檢修工具領域,包括用于配合車體安裝座的主體框架,沿主體框架長度方向滑動連接多個固定組件,固定組件連接支頂板,以使各支頂板間隔支撐中頂板。本實用新型能夠結合中頂板安裝時現有的固定方式,通過調整固定組件能夠實現對中頂板進行長時間的干膠固定;能夠提升中頂板的粘接質量,同時減少對中頂板的損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修工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頂板打膠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軌道車輛(例如動車組)內裝檢修過程中,中頂板重新安裝時需打膠粘接,粘接干燥期需要長時間對中頂板進行固定。傳統方式為使用頂棍支撐在地板上頂柱中頂板進行干膠固定,此方式會對地板及地板布造成一定的損傷,并且中頂板的粘接質量也不高。因此,需要設計配套的支撐裝置。
CN201310160275.7公開了一種客車中頂板打膠用支撐裝置,包括置于頂骨架下方的橫梁,橫梁固定于頂骨架上,橫梁上設有頂出機構;以頂骨架為支撐點,通過橫梁上設置的頂出機構來支撐中頂板,從而達到中頂板粘膠安裝所需要的外力要求。上述方案雖然能夠實現中頂板打膠支撐,但其橫梁一端通過連接梁搭接于頂骨架,另一端通過支撐梁固定于頂骨架,即在裝置安裝時需要額外設置與頂骨架配合的連接部件,安裝比較麻煩;其通過旋轉緊固把手使螺桿伸長,以使支撐板抵接中頂板,需要操作每一個緊固把手,耗時較長;且其頂出機構位置固定,不能根據不同打膠情況進行靈活調整。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頂板打膠固定裝置,能夠結合中頂板安裝時現有的固定方式,通過調整固定組件能夠實現對中頂板進行長時間的干膠固定;能夠提升中頂板的粘接質量,同時減少對中頂板的損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中頂板打膠固定裝置,包括用于配合車體安裝座的主體框架,沿主體框架長度方向滑動連接多個固定組件,固定組件連接支頂板,以使各支頂板間隔支撐中頂板。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主體框架內側相對安裝滑軌,且滑軌沿主體框架長度方向延伸;
所述固定組件兩側分別與滑軌配合。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主體框架沿垂直于其長度方向開設有貫穿槽。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組件遠離支頂板的部分從貫穿槽露出。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主體框架為矩形框架。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支頂板平行于主體框架。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固定組件包括配合部、與配合部連接的頂高器,所述支頂板連接于頂高器一端。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支頂板的工作面設有柔性層。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支頂板采用中心對稱形狀的金屬板。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主體框架高度小于車體安裝座與中頂板之間的間距,以便主體框架端部設于車體安裝座頂部。
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包括主體框架以及與主體框架滑動連接的多個固定組件,只需要將主體框架設置于車體安裝座上即可,能夠結合動車組內裝中頂板安裝時現有的固定方式,不需要額外增加安裝結構,整體結構簡單,便于安裝;能夠降低對其他配件的損傷,可有效提高中頂板粘接和安裝效率,提高動車組檢修的效率和質量。
(2)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組件通過頂高器實現,相比螺桿螺母結構,能夠快速調整;頂高器與支頂板連接,通過多個支頂板間隔支撐于中頂板底部,實現對中頂板進行長時間的干膠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6532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供氣組件及氫電池系統
- 下一篇:提升光伏背面發電量增益的光伏發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