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女性導尿壺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618513.1 | 申請日: | 202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9289998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文琪;謝粟梅;孫莉娜;陳中英;廖娟;孫群;黃幸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工傷康復中心(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9/00 | 分類號: | A61G9/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侯莉 |
| 地址: | 51044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女性 導尿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女性導尿壺,它包括壺身和導尿管,所述壺身為橫臥狀,所述壺身的前端面設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距離壺身底面5~6cm,所述導尿管的一端管口是進液口,另一端管口是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與所述引流口可拆卸連接。本實用新型壺身上的引流口位于其前端面,引流口距離壺身底面5~6cm,避免了女性導尿管長度的不足,在女性患者行導尿時,更利于低位引流,提高患者舒適性和滿意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于廣泛推廣和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女性導尿壺。
背景技術
脊髓損傷90%的患者并有膀胱功能障礙,間歇導尿是目前神經源性膀胱處理的首選方案,約90%的患者需要間歇導尿。脊髓損傷的女性患者,行間歇導尿時,需要使用集尿裝置,集尿裝置放置在雙大腿之間,盡量接近外陰,但不能接觸外陰。
現有集尿裝置的導尿管長度較短,不利于低位引流,而且集尿不方便、不準確,降低了患者舒適性及滿意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集尿方便、提高患者舒適性的女性導尿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措施來實現:一種女性導尿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壺身和導尿管,所述壺身為橫臥狀,所述壺身的前端面設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距離壺身底面5~6cm,所述導尿管的一端管口是進液口,另一端管口是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與所述引流口可拆卸連接。
本實用新型壺身上的引流口位于其前端,引流口距離壺身底面5~6cm,避免了女性導尿管長度的不足,在女性患者行導尿時,更利于低位引流,提高患者舒適性和滿意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于廣泛推廣和使用。
本實用新型所述引流口與所述導尿管的出液口為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壺身的前端面為弧形面,避免在使用時損傷外陰。所述引流口位于弧形面的上部。
本實用新型所述女性導尿壺包括用于封閉所述引流口的塞堵和設于橫臥壺身頂面的把手,所述塞堵采用彈性材料制成,所述塞堵通過繩子連接所述把手,避免塞堵脫落丟失。
本實用新型所述壺身上沿其長度方向設有刻度,準確計量尿液量。
本實用新型所述導尿管的長度是15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顯著的效果:
⑴本實用新型壺身上的引流口位于其前端面,引流口距離壺身底面5~6cm,避免了女性導尿管長度的不足,在女性患者行導尿時,更利于低位引流,提高患者舒適性和滿意度。
⑵本實用新型壺身的前端面為弧形面,避免在使用時損傷外陰。
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于廣泛推廣和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壺身橫臥);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壺身豎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女性導尿壺,它包括壺身1、導尿管2、塞堵3和把手6,壺身1為橫臥狀,壺身1的前端面為弧形面,避免在使用時損傷外陰。使用時將壺身1放置在床面10上。
壺身1的前端面設有引流口7,引流口7位于弧形面的上部。引流口7距離壺身1底面5~6cm,導尿管2的長度是15cm,導尿管2的一端管口是進液口4,另一端管口是出液口5,出液口5與引流口7螺紋連接,也可以采用插接等可拆卸連接方式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工傷康復中心(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未經廣東省工傷康復中心(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6185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