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四波混頻空間相位匹配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354976.1 | 申請日: | 2022-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846841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8 |
| 發明(設計)人: | 夏元欽;云勝;章媛;張志斌;鄧巖巖;曹赫;葛慧;章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F1/35 | 分類號: | G02F1/35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張換男 |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北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頻 空間 相位 匹配 系統 | ||
1.一種四波混頻空間相位匹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第一光闌(1)、第二光闌(2)、第三光闌(3)、第一分束鏡(4)、第二分束鏡(5)、第一平面反射鏡(6)、第二平面反射鏡(7)、第三平面反射鏡(8)、第四平面反射鏡(9)、第五平面反射鏡(10)、第六平面反射鏡(11)、第七平面反射鏡(12)、第八平面反射鏡(13)、第九平面反射鏡(14)、第十平面反射鏡(15)、第十一平面反射鏡(16)、第十二平面反射鏡(17)、第十三平面反射鏡(18)、第十四平面反射鏡(19)、第十五平面反射鏡(20)、第十六平面反射鏡(21)、第十七平面反射鏡(22)、第十八平面反射鏡(23)、第一聚焦透鏡(24)和第二聚焦透鏡(25);其中:
飛秒脈沖激光入射至第十七平面反射鏡(22),經過第十七平面反射鏡(22)反射后入射至第十六平面反射鏡(21),經過第十六平面反射鏡(21)反射的光入射到光闌(1)的中心;
經第一光闌(1)透射的光入射至第一分束鏡(4)的中心,經過第一分束鏡(4)中心獲得的透射光入射至第一平面反射鏡(6)的中心,經第一平面反射鏡(6)中心的反射光入射至第二平面反射鏡(7)的中心;
經第二平面反射鏡(7)反射的光入射至第三平面反射鏡(8)的中心,經第三平面反射鏡(8)反射的光入射至第四平面反射鏡(9)的中心,經第四平面反射鏡(9)反射的光入射至第一聚焦透鏡(24);
經過第一分束鏡(4)中心獲得的反射光入射至第二分束鏡(5)的中心,經過第二分束鏡(5)中心獲得的透射光入射至第十一平面反射鏡(16)的中心,經過第十一平面反射鏡(16)反射的光入射至第十二平面反射鏡(17)的中心;
經第十二平面反射鏡(17)反射的光入射至第十三平面反射鏡(18)的中心,經第十三平面反射鏡(18)反射的光入射至第十四平面反射鏡(19)的中心,經第十四平面反射鏡(19)反射的光入射至第十五平面反射鏡(20)的中心;
經第十五平面反射鏡(20)反射的光通過第二光闌(2)的中心,經第二光闌(2)透射的光入射至第一聚焦透鏡(24);
經過第二分束鏡(5)中心獲得的反射光入射至第五平面反射鏡(10)的中心,經第五平面反射鏡(10)反射的光入射至第六平面反射鏡(11)的中心,經第六平面反射鏡(11)反射的光入射至第七平面反射鏡(12)的中心;
經第七平面反射鏡(12)反射回來的光入射至第八平面反射鏡(13)的中心,經第八平面反射鏡(13)反射的光入射至第九平面反射鏡(14)的中心,經第九平面反射鏡(14)反射的光入射至第十平面反射鏡(15)的中心,經第十平面反射鏡(15)反射的光入射至第一聚焦透鏡(24);
入射至第一聚焦透鏡(24)的三束光匯聚到樣品上產生四波混頻信號光,四波混頻信號光經過第二聚焦透鏡(25)的準直后獲得的信號光入射至第三光闌(3)的中心,經過第三光闌(3)中心的透射光再入射到第十八平面反射鏡(23)的中心,經第十八平面反射鏡(23)反射回來的光入射到光譜儀進行信號采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四波混頻空間相位匹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第一平移臺(26)和第二平移臺(27),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鏡(6)和第二平面反射鏡(7)固設于第一平移臺(26)上,所述第七平面反射鏡(12)和第八平面反射鏡(13)固設于第二平移臺(27)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四波混頻空間相位匹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光學面包板(28),所述第一光闌(1)、第二光闌(2)、第三光闌(3)、第一分束鏡(4)、第二分束鏡(5)、第一平面反射鏡至第十五平面反射鏡、第一平移臺(26)、第二平移臺(27)、第一聚焦透鏡(24)以及第二聚焦透鏡(25)均固設于光學面包板(28)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四波混頻空間相位匹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束鏡(4)、第二分束鏡(5)的透射和反射比均為50:5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四波混頻空間相位匹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闌(1)和第二光闌(2)的孔徑大小均為1mm~4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工業大學,未經河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35497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C型充電樁檢修口
- 下一篇:一種高壓脈沖發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