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天線不對稱發射角雷達測速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085434.9 | 申請日: | 2022-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213438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3 |
| 發明(設計)人: | 宋小平;黃俊;祝仁德;朱春金;劉小龍;袁光華;馮桂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仁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13/58 | 分類號: | G01S13/58;G01S7/02;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發律師事務所 31488 | 代理人: | 周雍超 |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定***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不對稱 發射 雷達 測速 傳感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雙天線不對稱發射角雷達測速傳感器,屬于雷達測速設備技術領域,雙天線不對稱發射角雷達測速傳感器,包括雷達機體以及固定安裝于雷達機體頂端的頂密封蓋,所述雷達機體和所述頂密封蓋之間通過設置有連接螺釘固定連接,所述雷達機體四側面均開設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之間活動連接有用于所述雷達機體減震的緩沖機構。通過設置有緩沖彈簧和限位彈簧,在列車行駛過程中,顛簸沖擊力會通過緩沖彈簧和限位彈簧緩沖之后,再傳輸至頂密封蓋,使得連接側臂底端在限位滑槽內部的位移距離較小,進而雷達機體和頂密封蓋的顛簸幅度較小,使得該裝置使用過程中穩定性更高,數據測定更加準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雷達測速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雙天線不對稱發射角雷達測速傳感器。
背景技術
現有專利雙天線不對稱發射角雷達測速傳感器,申請號201220562763.1,通過利用兩個不對稱角度的發射天線,對軌道列車的準確運動速度進行測量,使得輻射區域較小,方便了安裝位置選定,降低了安裝難度,節約了人力物力;同時可增強對不同路況的適應性,提高雷達測量精度。
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設置在列車底部,行駛過程中顛簸不斷,對該裝置的實際測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并且軌道內部有很多的石子等物質,在行駛過程中也會不斷的沖擊雷達主體,容易造成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雙天線不對稱發射角雷達測速傳感器,當雷達主體受到石子等硬物的沖擊時,可利用扭簧進行緩沖,降低所受到的損傷,提高使用安全性,進而提高使用壽命和穩定性。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雙天線不對稱發射角雷達測速傳感器,包括雷達機體以及固定安裝于雷達機體頂端的頂密封蓋,所述雷達機體和所述頂密封蓋之間通過連接螺釘固定連接,所述雷達機體的側面均開設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之間活動連接有用于所述雷達機體減震的緩沖機構,所述雷達機體側面中心設置有安裝支座。
進一步的,所述雷達機體由雷達微波單元、信號處理單元和數據輸出單元組成,所述的信號處理單元采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所述雷達微波單元由雷達微波發射電路和雷達微波接收電路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雷達主體內部有第一天線向前發射角為40度,所述第二天線向前發射角為50度。
進一步的,所述緩沖機構包括活動套接于所述頂密封蓋頂端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底面垂直焊接有連接側臂,所述連接側臂呈“L”形,且底端滑動嵌入于所述限位滑槽內部,所述固定支架四頂角均固定焊接有固定爪,所述固定支架四頂角與所述頂密封蓋頂面之間均固定嵌入有緩沖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螺釘位于所述緩沖彈簧的底面中心,所述固定支架頂面四角均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位于所述緩沖彈簧的頂面中心。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底面與所述頂密封蓋頂面之間固定嵌入有限位彈簧,所述限位彈簧均勻圓周陣列于所述固定支架底面與所述頂密封蓋頂面之間。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方案設置有緩沖機構,通過設置有緩沖彈簧和限位彈簧,在列車行駛過程中,顛簸沖擊力會通過緩沖彈簧和限位彈簧緩沖之后,再傳輸至頂密封蓋,使得連接側臂底端在限位滑槽內部的位移距離較小,進而雷達機體和頂密封蓋的顛簸幅度較小,使得該裝置使用過程中穩定性更高,數據測定更加準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仁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仁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08543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