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鉆夾頭有效
| 申請號: | 202222025878.3 | 申請日: | 2022-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224789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6 |
| 發明(設計)人: | 周文華;童學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三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51/12 | 分類號: | B23B51/1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劉曉春 |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夾頭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鉆夾頭,鉆夾頭中設置碟形儲能元件;碟形儲能元件為單一的碟形圈,所述碟形圈位于螺母的后方但不直接支撐在鉆體的中部臺階上也不直接支撐所述螺母,而是在鉆體中還設置墊圈,所述墊圈支撐在中部臺階上,所述碟形圈支撐在墊圈上;所述碟形圈包括頂端支撐面,中部變形蓄能部和后端支撐部位,所述頂端支撐面的直徑小于后端支撐部位的直徑,所述后端支撐部位支撐在所述墊圈上,鉆夾頭的一圈鋼珠支撐在所述頂端支撐面上。本實用新型對于采用單一碟形圈作為儲能元件的結構,能夠提高對儲能機構的勢能利用,提高防松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鉆夾頭,尤其涉及手緊鉆夾頭。
背景技術
鉆夾頭中設有鉆體、夾爪、螺母,螺母和夾爪螺紋連接,手緊鉆夾頭中設置旋轉套,旋轉套和螺母直接或通過連接結構連接,通過手操作旋轉套,旋轉螺母從而帶動夾爪向前運動或向后運動而使夾爪夾緊或松脫鉆頭。在實際使用中,當處于夾緊鉆頭進行鉆孔工作時,有多種原因有可能會導致螺母反向松動,最終導致夾爪對鉆頭松脫或鉆夾頭的鎖緊狀態失效。
在鉆夾頭中設置碟形支撐結構,是以往對于上述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法。對于采用單一碟形圈作為儲能元件的結構,以往的結構只能利用碟形元件的斜面作為支撐部位,對于碟形元件的勢能利用還存在不足,影響這種儲能結構的防松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的鉆夾頭,對于采用單一碟形圈作為儲能元件的結構,能夠提高對儲能機構的勢能利用,提高防松效果。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鉆夾頭,包括旋轉套、鉆體、螺母和夾爪,螺母和夾爪螺紋連接,旋轉套和螺母直接或通過連接結構連接,所述鉆體設置傾斜的夾爪孔而供夾爪沿夾爪孔前后滑動,在螺母的后方圍繞鉆體墊有一圈鋼珠,所述鉆夾頭中設置碟形儲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儲能元件為單一的碟形圈,所述碟形圈位于螺母的后方但不直接支撐在鉆體的中部臺階上也不直接支撐所述螺母,而是在鉆體中還設置墊圈,所述墊圈支撐在中部臺階上,所述碟形圈支撐在墊圈上;
所述碟形圈包括頂端支撐面,中部變形蓄能部和后端支撐部位,所述頂端支撐面的直徑小于后端支撐部位的直徑,所述后端支撐部位支撐在所述墊圈上,所述一圈鋼珠支撐在所述頂端支撐面上;
所述鉆夾頭還設置有碟形圈的徑向定位結構。
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采用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或對這些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組合使用:
所述碟形圈的徑向定位結構設置在所述碟形圈和所述旋轉套內圈之間。
在未工作時,所述碟形圈的外側和所述旋轉套內圈間隙配合,在工作中,所述碟形圈受力變形而與所述旋轉套內壁緊密配合。
所述碟形圈的徑向定位結構設置在所述碟形圈和所述墊圈之間。
所述墊圈的外側設置向前的凸起,用于徑向定位所述碟形圈。
所述中部變形蓄能部呈圓錐形結構,其后端的直徑大于前端的直徑。
所述一圈鋼珠設置在環形架上,所述環形架設置有鋼珠孔,所述鋼珠的前后側頂點均突出于所述環形架,其前側支撐螺母,其后側支撐在碟形圈的頂部支撐面上;所述環形架和螺母之間形成徑向定位結構。
所述墊圈設置夾爪讓位槽,所述后端支撐部位與墊圈的位于夾爪讓位槽徑向外側的部位配合。
所述頂端支撐面位于中部變形蓄能部的頂端,所述頂端支撐面在中部變形蓄能部的頂端向碟形圈的中心彎折成頂部支撐平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三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三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202587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過濾式高效鈦鎳換熱器
- 下一篇:一種道路工程施工警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