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靠泊結構和高樁承臺基礎有效
| 申請號: | 202221696293.8 | 申請日: | 2022-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629722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昳鳴;姚中原;黃趙晶;陳新宇;蔣俊榮;李冬;盧文龍;劉治;陳新明;郭雨桐;胡合文;勞文欣;呂曉靜;孫曼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盛東如東海上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清潔能源分公司;華能海上風電科學技術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20 | 分類號: | E02B3/20;E02B17/00;E02D27/14;E02D27/52;E02D27/42;E02D15/06;F03D13/10;F03D13/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萬雙艷 |
| 地址: | 226499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靠泊 結構 高樁承臺 基礎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靠泊結構和高樁承臺基礎。該靠泊結構包括靠船套管本體,靠船套管本體包括第一靠泊套管和第二靠泊套管,第一靠泊套管和第二靠泊套管可拆卸連接,且第一靠泊套管和第二靠泊套管可拆卸連接后形成能夠容納鋼管樁的容納空間;登靠結構,登靠結構與第一靠泊套管焊接固定;以及灌漿線路,用于對靠船套管本體和鋼管樁之間的間隙進行灌漿。該靠泊結構的安裝不受施工順序的限制,既可以在承臺主體結構施工之前進行安裝,也可以在承臺主體結構施工之后進行安裝,提高了靠泊結構的安裝靈活性,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海上施工進度,縮短高樁承臺基礎的施工工期,有利于高樁承臺基礎在較短的施工窗口期內完成施工。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靠泊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靠泊結構和高樁承臺基礎。
背景技術
風能是一種潔凈的、儲量極為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受化石能源日趨枯竭、能源供應安全和保護環境等的驅動,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重視風能的開發利用,風能將是21實際最有發展前景的綠色能源,是人類設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新動力源。而海上風電場更因具有風速大、有效發電時間長、不占用陸地、距離負荷中心近等優點,具有很好的可開發前景。
在海上風機眾多基礎型式中,高樁承臺基礎作為一種常規的基礎型式,具有施工方便,適用性強,受力條件好等優點。適用于地質條件為淺覆蓋層,持力層良好或者有嵌巖需求的地質環境。
目前,高樁承臺基礎通常將靠泊結構直接與鋼管樁焊接在一起,由于外海海域的海水腐蝕性更大,靠泊結構焊接在鋼管樁上,一是施工難度很大,二是焊接部分質量很難保證,焊接位置的腐蝕隱患較大,降低了靠泊結構的使用可靠性。
因此,如何降低靠泊結構的施工難度,并提高靠泊結構的使用可靠性,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靠泊結構,以降低靠泊結構的施工難度,并提高靠泊結構的使用可靠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靠泊結構,包括:
靠船套管本體,所述靠船套管本體包括第一靠泊套管和第二靠泊套管,所述第一靠泊套管和第二靠泊套管可拆卸連接,且所述第一靠泊套管和所述第二靠泊套管可拆卸連接后形成能夠容納鋼管樁的容納空間;
登靠結構,所述登靠結構與所述第一靠泊套管焊接固定;以及
灌漿線路,用于對所述靠船套管本體和鋼管樁之間的間隙進行灌漿。
可選地,在上述靠泊結構中,所述第一靠泊套管焊接有第一法蘭板,所述第二靠泊套管焊接有第二法蘭板,所述第一法蘭板和所述第二法蘭板通過螺栓連接。
可選地,在上述靠泊結構中,所述第一法蘭板和所述第一靠泊套管之間,以及所述第一法蘭板和所述第二靠泊套管之間設置有加勁板。
可選地,在上述靠泊結構中,還包括位于所述靠船套管本體的頂部的耳板和位于所述靠船套管本體的底部的抱箍;
所述耳板的一端與鋼管樁焊接,另一端與所述靠船套管本體焊接,所述抱箍通過螺栓將所述靠船本體套管緊固在所述鋼管樁的外側。
可選地,在上述靠泊結構中,所述耳板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耳板沿所述靠船套管本體的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可選地,在上述靠泊結構中,還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設置于所述靠船套管本體和所述抱箍之間。
可選地,在上述靠泊結構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靠船套管本體上的導向塊,所述導向塊位于所述靠船套管本體與所述鋼管樁之間的間隙,且所述導向塊為楔形導向塊。
可選地,在上述靠泊結構中,還包括設置于靠船套管本體的外圓周壁的加強圈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盛東如東海上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清潔能源分公司;華能海上風電科學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未經盛東如東海上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江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清潔能源分公司;華能海上風電科學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169629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