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抗EMI電感護殼有效
| 申請號: | 202221660905.8 | 申請日: | 2022-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568564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03 |
| 發明(設計)人: | 汪民;李嘉怡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德瓏電子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02 | 分類號: | H01F27/02;H01F2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140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emi 電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的抗EMI電感護殼,包括護殼本體,梯形定位支撐孔,磁芯凹槽,條形凹槽,護殼兩側都有一個梯形定位支撐孔,支撐孔與條形槽作為固定在電源板的支點,中間磁芯凹槽用于放置磁芯帶材。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元器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抗EMI電感護殼。
背景技術
降低EMC電磁傳導干擾的影響常采用增加抗EMI電感的方式,這樣可以對電磁干擾有較大的衰減作用。目前市場上抗EMI電感普遍采用光圓的護殼,缺少安裝支點,所以安裝抗EMI電感時往往采用較為傳統的方法,運用地線在抗EMI電感串繞2-3圈,再用扎帶把電感和開光電源外殼上捆綁在一起,這樣的傳統安裝方式無法牢固固定電感,而且扎帶時間長后會引起老化,斷裂,還容易造成電感在運輸過程中移位、松動,移位過程中損壞電源線,以及其他元器件的風險。
因此,針對現有傳統的安裝方式無法牢固安裝抗EMI電感的問題,亟需提供一種可操作性強、可牢固安裝、適用時間長的新型外殼結構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保留原有抗EMI電感外殼性能特性,再這基礎上增加護殼固定支點,從而減低抗EMI電感安裝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護殼本體(1),梯形定位支撐孔(2),磁芯凹槽(3),定位條形槽(4),抗EMI電感外殼由電子線穿過磁芯凹槽(3)的位置,串繞在護殼本體(1)上,通過梯形定位支撐孔(2)與定位條形槽(4)進行定位裝配,組成一個安裝牢固的抗EMI電感護殼結構。
整個結構是由護殼本體、梯形定位支撐孔等組合而成,可以實行穩固安裝,且通用性強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安裝牢固的抗EMI電感護殼結構,包括護殼、梯形定位支撐孔,定位條形槽,磁芯凹槽,護殼兩側都有一個梯形定位支撐孔,支撐孔作為固定在電源板的支點,中間磁芯凹槽用于放置磁芯帶材。
本實用新型是在傳統的抗EMI電感基礎上在外殼上增加固定電感的支點,通過兩側的定位孔固定電感,電線纏繞電感位置增加倒圓角的設計,從而達到減低光圓外殼直角出線時磨損電線的情況,長時間運行也能保證電感位置的牢固。
該結構方法的優點在于改進了護殼無法固定在電源板的問題,通過定位孔的鎖定,可以保證電感不會在運輸或使用過程中的松動,通過定位孔支點固定,還擁有操作簡單,在不同環境下都可適用的特點,只要預留的空間合適,便可安裝使用。本結構相比傳統的光圓護殼的優化改進,內圈倒圓角的處理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抗EMI電感磨損電線的問題,降低材料損耗成本。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內容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的抗EMI電感護殼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的抗EMI電感護殼的主視圖。
圖例說明:
1、護殼本體;2、梯形定位支撐孔;3、磁芯凹槽;4、定位條形槽。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參見附圖1-2,本實施例一種新型的抗EMI電感護殼,包括護殼本體1,梯形定位支撐孔2,磁芯凹槽3,抗EMI電感外殼由電子線過磁芯凹槽3的位置,通過纏繞磁環的方式在串繞在護殼本體1上,為了避免纏繞過程中引起線材損傷,在纏繞的內圈位置增加倒圓角的處理,為了避免電感的松動通過梯形定位支撐孔2以及定位條形槽4進行定位裝配,組成一個新型的抗EMI電感護殼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德瓏電子器件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德瓏電子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16609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