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淺底坑電梯止停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1423250.2 | 申請日: | 2022-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732336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光明;唐志榮;程芳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更上電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5/00 | 分類號: | B66B5/00;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淺底坑 電梯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淺底坑電梯止停裝置,包括:電梯轎廂;用于支撐電梯轎廂的緩沖器,緩沖器上活動安裝有立柱;以及,設置在電梯轎廂底部與立柱活動連接使電梯獲得淺底坑的推動裝置。通過采用推動裝置設置,實現對立柱壓在緩沖器上,使淺底坑電梯留出足夠的交底安全檢修空間,便于檢修作業進行,運動穩定性更好;同時,立柱與電梯電梯轎廂水平鎖合,所占用空間小,獲得更小底坑,從而滿足淺底坑電梯的安裝,并且,鎖緊裝置設置實現立柱與電梯電梯轎廂、電梯電梯轎廂之間鎖合,保證檢修過程中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梯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淺底坑電梯止停裝置。
背景技術
既有多層建筑加裝電梯或特殊建筑用電梯,由于一些特殊因素,需配置淺底坑電梯,但電梯技術規范規定電梯轎廂底到電梯井道底坑地面要有安全檢修空間。
現有電梯止停裝置多采用手動模式設置,人員需先進入井道內將立柱豎直或提高后鎖固,將電梯維持安全的檢修空間,才能進行檢修作業;并通過鎖緊裝置對立柱進行鎖固;此種方式,操作性差,且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檢修完成后,需將立柱放置水平狀態或降低后鎖固,人員才能退出井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淺底坑電梯止停裝置,克服了背景技術缺陷,具有運動性能穩定、底坑深度更淺的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淺底坑電梯止停裝置,包括:電梯轎廂;用于支撐所述電梯轎廂的緩沖器,所述緩沖器上活動安裝有立柱;以及,設置在所述電梯轎廂底部與所述立柱活動連接使電梯獲得淺底坑的推動裝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立柱上端與所述電梯轎廂底部通過鉸鏈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推動裝置一端與所述電梯轎廂底部轉動連接,所述推動裝置伸縮端與所述立柱活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立柱上設有與所述電梯轎廂相鎖合的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鎖合片、位于所述鎖合片另一側的鎖合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當電梯處于待用狀態時,所述鎖合桿分別與所述立柱、所述電梯轎廂底部相鎖合固定;所述鎖合片與所述立柱末端相鎖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立柱遠離鉸接端一側設有與所述緩沖器碰撞頭相適配的碰撞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推動裝置設置,便于對立柱位置進行自動調控,使電梯能留出足夠安全的檢修距離,便于檢修作業進行,滿足淺底坑電梯使用;
2、鎖緊裝置的設置,實現對立柱和電梯轎廂鎖合,提高止停裝置的安全性;
3、采用不同運動模式設置,當推動裝置無法正常運行,可以用手動模式緊急替代自動模式,避免出現無法對電梯檢修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下面將結合本實用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保護的范圍。
圖1為本實用實施例立柱水平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實施例立柱豎直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更上電梯有限公司,未經更上電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142325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塑料瓶吹塑用胚預熱裝置
- 下一篇:一種便于走線的輪轂電機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