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勒耳口罩及防護套裝有效
| 申請號: | 202221126400.3 | 申請日: | 2022-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136917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胡興文;白宇鵬;崔金鵬;周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星宇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D13/11 | 分類號: | A41D13/11;A41D27/00;A41F17/00;A41D13/00;A62B18/02;A62B1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劉鋒 |
| 地址: | 261502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勒耳 口罩 防護 套裝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勒耳口罩及防護套裝,涉及口罩技術領域。防勒耳口罩包括罩體和兩個掛耳帶,兩個所述掛耳帶上均設置有護耳件,在使用時兩個掛耳帶套于兩耳上,利用護耳件的弧形貼合面很好地與耳根貼合,避免了掛耳帶直接與耳根接觸產生勒耳等不適感。本實用新型在不改變掛耳帶設計長度的情況下,采用護耳件從掛耳帶與耳根的線接觸調整為面接觸,減緩了掛耳帶短導致的勒耳問題,提高口罩佩戴的舒適度;由于掛耳帶一部分位于護耳件的背面,可以針對性的對掛耳帶的有效長度進行調整,以保證口罩佩戴時的防護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口罩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防勒耳口罩及防護套裝。
背景技術
口罩作為一種衛生用品,佩戴后可以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起到阻礙有害氣體、粉塵、病毒、細菌及飛沫等作用,從而保證口罩外面的物質不被人體口鼻所吸收。口罩發揮良好的過濾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口罩與佩戴者面部形成最大程度的貼合,從而確保外界物質最小程度的從口罩邊緣進入口鼻的可能。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口罩在設計時必須要充分考慮耳帶繩的長度與彈性,尋找較佳的長度和彈性組合,從而確保口罩達到廠家宣稱的防護效果。但由于每個人的耳鼻間距是不同的,當此間距偏小時,使用者佩戴同款口罩就會出現耳帶過于松的情況,從而口罩的防護效果就有可能達不到廠家宣稱的防護效果,這給佩戴者帶來較大的潛在風險。當此間距偏大時,使用者佩戴同款口罩就會出現耳帶過于緊、勒耳的情況,長時間佩戴時,佩戴者耳根部會出現明顯疼痛、不舒服,嚴重者會出現頭疼等癥狀。
鑒于此,提出本申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勒耳口罩及防護套裝,旨在提高口罩佩戴時的舒適度,減緩掛耳帶短導致的勒耳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勒耳口罩,包括罩體和兩個掛耳帶,兩個掛耳帶分別連接于罩體相對的兩端,兩個掛耳帶上均設置有護耳件,每個護耳件均具有用于貼合耳根的弧形貼合面和與弧形貼合面相對的背面,且每個護耳件均具有第一連接端和與第一連接端相對的第二連接端,每個護耳件的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均連接于對應的掛耳帶上,以使掛耳帶的一部分位于護耳件的弧形貼合面的一側,另一部分位于護耳件的背面的一側。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在護耳件靠近第一連接端處設置有第一連接孔,在護耳件靠近第二連接端處設置有第二連接孔,兩個掛耳帶均從對應的護耳件上的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穿過。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護耳件為弧形長方體結構,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均位于靠近護耳件的背面的短邊處。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在護耳件的背面上設置有用于卡固掛耳帶的卡固組件,以調節掛耳帶位于護耳件的背面一側部分的長度。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護耳件上的卡固組件包括用于卡固掛耳帶的定位凹槽。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定位凹槽包括橢圓形凹槽,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均位于橢圓形凹槽的長軸端點處。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定位凹槽還包括第一連接凹槽和第二連接凹槽,第一連接凹槽的兩端分別為橢圓形凹槽的長軸端點,第二連接凹槽的兩端分別為橢圓形凹槽的短軸端點。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護耳件上的卡固組件包括用于卡固掛耳帶的多個凸起部。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凸起部均為中空的槽狀。
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護套裝,包括前述實施方式中任一項的防勒耳口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星宇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星宇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11264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天線支架、機殼組件和電子設備
- 下一篇:輪胎振動模態自動化測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