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的頂推節點有效
| 申請號: | 202221107939.4 | 申請日: | 2022-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652286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5 |
| 發明(設計)人: | 馮賀杰;候雪麗;李博民;孫亮;張海龍;張應杰;祁鑫;吳金旭;單國梁;張曉迎;李沐禹;馮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國京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3/18 | 分類號: | E04G3/18;E04G5/00;E04G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孫彥斌 |
| 地址: | 10004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重型 超長 空間 桁架 節點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的頂推節點,頂推節點包括:頂推結構柱;頂推著力結構,頂推著力結構固定連接在頂推結構柱上;液壓頂推裝置,液壓頂推裝置的一端與頂推著力結構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標準節傳力桿與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的內端面固定連接,通過液壓頂推裝置的液壓缸的伸縮運動對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沿其長度方向進行向外頂推,以使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達到預設懸挑距離。本實用新型針對高層或者超高層建筑的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向外頂推設置了三種不同的頂推節點,并且對于懸挑尺寸大的南側北側通過借助標準節傳力桿不斷接長將平臺推出,從而實現了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更大跨度、更大承載的懸挑。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超高層建筑懸挑圍護體系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的頂推節點。
背景技術
為了造型設計和宣傳需要,很多高層或者超高層建筑上部都設置有懸挑結構,且幕墻上設有大塊LED屏幕,但是LED屏幕長期使用會有老化的問題。特別是位于城市核心地帶的超高層建筑,當僅對超高層建筑上部進行改造或拆除而下部樓層仍正常運營時,由于對外觀要求高或者保密需要,同時施工危險系數高,臨邊施工作業多,安全防護難度大,需要在超高層建筑上部進行外立面圍護體系的施工。
外立面圍護體系的施工時,由于建筑外形多具有向外凸出的懸挑結構,首先需要在標高100多米的樓層搭建懸挑施工平臺,將懸挑施工平臺作為外立面圍護體系的空中承力平臺。懸挑施工平臺的搭建需要一種同時滿足超長和超重的懸挑空間桁架結構,從而能夠滿足自重輕、抗扭強度大和承載力高,并且在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的超高層建筑中,還能通過將懸挑空間桁架與核心筒連接的方式,實現更大跨度、更大承載的懸挑,但是目前常規的架體支撐體系均無法達到以上要求。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的頂推節點,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的頂推節點,頂推節點包括:頂推結構柱;頂推著力結構,頂推著力結構固定連接在頂推結構柱上;液壓頂推裝置,液壓頂推裝置的一端與頂推著力結構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標準節傳力桿與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的內端面固定連接,通過液壓頂推裝置的液壓缸的伸縮運動對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沿其長度方向進行向外頂推,以使重型超長懸挑空間桁架達到預設懸挑距離。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頂推結構柱為原有結構核心筒柱,頂推著力結構為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一連接耳板,第一連接耳板對稱固定在原有結構核心筒柱的正面上。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頂推結構柱為原有結構外框柱,頂推著力結構包括固定架體和兩個第二連接耳板,兩個第二連接耳板對稱固定在固定架體的一個側面上,第二連接耳板上開設有圓形孔,第二連接耳板通過銷軸與液壓頂推裝置的一端固定連接。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固定架體包括第一豎向板、第二豎向板、第一橫向板和第二橫向板,其中,第一豎向板和第二豎向板平行且間隔固定在原有結構外框柱一側面的兩邊緣位置,第一橫向板和第二橫向板分別與第一豎向板相垂直,且第一橫向板和第二橫向板的兩端分別與第一豎向板、第二豎向板的內側固定連接。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頂推結構柱為構造的鋼立柱,構造的鋼立柱的頂部和底部分別通過設置預埋板與原結構樓板固定連接,鋼立柱為H型鋼,每根鋼立柱的正面上固定設置有兩個第五連接耳板,鋼立柱的腹板兩側位于第五連接耳板的設置位置處分別水平設置有兩道加勁肋。
在一優選實施方式中,標準節傳力桿至少為一節,標準節傳力桿包括橫截面為正方形的連接桿和設置在連接桿兩端的法蘭盤,多個標準節傳力桿通過法蘭盤及螺栓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國京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國京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110793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