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輪胎模具減磨板端面磨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1104474.7 | 申請日: | 2022-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255076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屹峰;王紅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衢州市豐輪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7/16 | 分類號: | B24B7/16;B24B7/07;B24B41/06;B24B27/00;B24B47/04;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衢州政通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415 | 代理人: | 吉前正 |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胎 模具 減磨板 端面 磨削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胎模具技術領域,且公開的輪胎模具減磨板端面磨削裝置包括工作臺,工作臺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支撐腿,工作臺上端的中心固定連接有支撐座,工作臺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支撐架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液壓缸,液壓缸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壓塊。該輪胎模具減磨板端面磨削裝置在打磨時,先通過第一電機帶動絲桿進行旋轉,使得移動塊可以沿著絲桿外側的螺紋進行移動,以此帶動工作臺兩側的打磨機構進行移動,將打磨機構內部的打磨輪與移動塊的兩側端面進行接觸,開始對減磨板的兩側進行打磨,再將另外兩側的打磨機構按照同樣的方式進行移動,對減磨板另外兩側的端面進行打磨,大大提高了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胎模具技術領域,具體為輪胎模具減磨板端面磨削裝置。
背景技術
用于硫化成型各類輪胎的模具,輪胎模具分類為活絡模具和兩半模具,活絡模具,由花紋圈、模套、上下側板組成,活絡模具區分圓錐面導向活絡模具及斜平面導向活絡模具,兩半模具,由上模和下模兩片組成。
現有的輪胎模具中所使用的減磨板在加工時,需要對減磨板的外側端面進行打磨加工處理,手動打磨的效率太低,同時無法對減磨板的外側端面進行快速打磨,打磨效率得不到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輪胎模具減磨板端面磨削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的輪胎模具中所使用的減磨板在加工時,需要對減磨板的外側端面進行打磨加工處理,手動打磨的效率太低,同時無法對減磨板的外側端面進行快速打磨,打磨效率得不到提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輪胎模具減磨板端面磨削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支撐腿,所述工作臺的前端設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工作臺的上端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部設置有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打磨機構,所述工作臺上端的中心固定連接有支撐座,所述工作臺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壓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滑槽環形設置有四個,所述支撐座、液壓缸和壓塊的中心線位于同一條豎直直線上,方便對減磨板進行夾持壓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移動機構包括絲桿、第一電機和移動塊,所述絲桿的外側設置有移動塊,所述絲桿安裝在滑槽的內部,所述第一電機固定安裝在工作臺的外側,方便帶動打磨機構進行移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電機的傳動端和絲桿的一端傳動連接,所述絲桿和工作臺之間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絲桿和移動塊螺紋連接,所述移動機構環形設置有四個,所述第一電機和控制面板電性連接,可以從四個方位進行移動,方便調節和打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打磨機構包括載板、電動滑軌、電動滑塊、支撐板、支撐臺、第二電機和打磨輪,所述載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電動滑軌,所述電動滑軌的外側設置有電動滑塊,所述電動滑塊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支撐臺,所述支撐臺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傳動端設置有打磨輪,實現對減磨板外側端面的打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所述載板固定安裝在移動塊的上端,所述電動滑軌和電動滑塊滑動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的傳動端與打磨輪傳動連接,所述打磨機構環形設置有四個,所述第二電機、電動滑軌和電動滑塊均與控制面板電性連接,可以對減磨板外側不同的端面進行打磨,提高打磨的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衢州市豐輪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經衢州市豐輪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110447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