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有通風孔的通信收發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1008984.4 | 申請日: | 2022-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82495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5 |
| 發明(設計)人: | 許正;馬鑫;劉長松;王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燊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38 | 分類號: | H04B1/38;B01D46/1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下創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44 | 代理人: | 張爽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自貿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通風孔 通信 收發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有通風孔的通信收發裝置,包括通信收發器本體,所述通信收發器本體的前端右部固定設置有導線連接端,所述導線連接端的內腔前端插接有傳輸導線,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該帶有通風孔的通信收發裝置,通過底承載弧形板、活動孔、頂承載弧形板以及壓縮彈簧之間的相互配合,對于插接進導線連接端中的傳輸導線能起到穩定夾固的作用,避免傳輸導線從導線連接端中脫離或者松動,保證通信收發器本體能穩定的接收和發送信號,功能性較強,通風孔的設置起到了良好的散熱功能,每個通風孔上防塵網的設置,能有效避免外部灰塵進入通信收發器本體的內部,避免灰塵對通信收發器本體內部元器件的損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帶有通風孔的通信收發裝置。
背景技術
數據通信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通信方式。要在兩地間傳輸信息必須有傳輸信道,根據傳輸媒體的不同,有有線數據通信與無線數據通信之分。但它們都是通過傳輸信道將數據終端與計算機聯結起來,而使不同地點的數據終端實現軟、硬件和信息資源的共享。數據通信是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隨著計算機的遠程信息處理應用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早期的遠程信息處理系統大多是以一臺或幾臺計算機為中心,依靠數據通信手段連接大量的遠程終端,構成一個面向終端的集中式處理系統。
現有的帶有通風孔的通信收發裝置,其上的傳輸導線的連接處容易出現松動,進而導致通信收發器本體的信號接收和發送不夠穩定,難以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缺乏能使傳輸導線與導線連接端穩定連接的結構,需要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防止傳輸導線松動。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有通風孔的通信收發裝置,解決了裝置上的傳輸導線的連接處容易出現松動,進而導致通信收發器本體的信號接收和發送不夠穩定,難以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缺乏能使傳輸導線與導線連接端穩定連接的結構,需要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防止傳輸導線松動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帶有通風孔的通信收發裝置,包括通信收發器本體,所述通信收發器本體的前端右部固定設置有導線連接端,所述導線連接端的內腔前端插接有傳輸導線,所述通信收發器本體的前端固定設置有銜接板,所述銜接板的頂部前端固定設置有高穩定限位夾組件,所述高穩定限位夾組件包括底承載弧形板,所述底承載弧形板的左右兩側中部均開設有活動孔,所述底承載弧形板的左右兩側頂部均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塊,兩個所述活動孔之間貫穿連接有頂承載弧形板,所述頂承載弧形板的左右兩側底部均固定設置有第二連接塊,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塊分別與對應一側第一連接塊之間通過壓縮彈簧固定連接,所述通信收發器本體的左右兩側均勻開設有若干通風孔。
優選的,所述銜接板位于導線連接端的正下方,所述底承載弧形板的底部固定連接在銜接板的頂部。
優選的,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塊均位于底承載弧形板的外部,所述頂承載弧形板的頂部中間固定設置有拉持凸塊。
優選的,所述傳輸導線位于底承載弧形板與頂承載弧形板之間,所述通信收發器本體的前端中部均勻固定設置有若干調節按鈕。
優選的,所述通信收發器本體的前端左側固定設置有電子元件。
優選的,每個所述通風孔的內壁之間均固定設置有防塵網。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有通風孔的通信收發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燊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燊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100898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腐鋼管用纏繞裝置
- 下一篇:一種塑料件加工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