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極片及極片成型設備及電芯有效
| 申請號: | 202221002661.4 | 申請日: | 202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134415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凱;尹東星;徐春龍;王學飛;汪常;李昆芃 | 申請(專利權)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66 | 分類號: | H01M4/66;H01M50/586;H01M50/533;H01M50/536;H01M4/13;H01M4/139;H01M10/0525;B23K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芃和 |
| 地址: | 213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成型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極片及極片成型設備及電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極片,具有集流體,集流體包括非金屬層以及位于所述非金屬層沿厚度方向的相對兩側的第一鍍層及第二鍍層;從而使得極片重量更輕,且產熱更少,當電芯溫度超過一定溫度時,鍍層逐漸受熱熔解,避免正負極膜直接接觸,降低電芯內部產熱,防止熱失控;同時更易熔斷,在進行針刺實驗時,針刺點處箔材受熱熔斷,杜絕產熱反應的進一步發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極片及極片成型設備及電芯。
背景技術
鋰離子設備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方形疊片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鋰離子電池制造技術之一,但是目前已經量產的電芯在經過針刺或高壓沖擊時會導致電池短路,急速升溫,進而導致起火爆炸,引起嚴重安全事故,嚴重阻礙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電芯在經過針刺或高壓沖擊時會導致電池短路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安全性更高的極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極片,包括:
集流體;
極耳轉接單元,與所述集流體的至少部分區域相連接;
所述集流體包括:非金屬層,以及位于所述非金屬層沿厚度方向的相對兩側的第一鍍層及第二鍍層。
可選的,所述集流體的至少部分區域形成涂覆區,所述涂覆區上適于涂覆活性材料以形成涂覆層;
所述涂覆層涂覆于所述集流體沿厚度方向的至少其中一側。
可選的,所述集流體另有至少部分區域形成留白區,所述極耳轉接單元連接于所述留白區。
可選的,所述集流體上還形成有陶瓷層,所述陶瓷層位于所述涂覆區與所述留白區的交界區域,以分隔所述涂覆區與所述留白區。
可選的,所述陶瓷層形成于所述集流體沿厚度方向的兩側。
可選的,所述陶瓷層的寬度為c,其中,0mm≤c≤5mm;
所述留白區的寬度為j;其中,3mm≤j≤20mm。
可選的,所述極耳轉接單元包括:
第一箔材,位于所述集流體沿厚度方向的其中一側;
第二箔材,位于所述集流體沿厚度方向的另一側;
所述第一箔材與所述第二箔材均經由焊接部與所述集流體固定連接。
可選的,所述極耳轉接單元的尺寸滿足:a>e>d;其中,a為所述第一箔材的寬度,e為所述第二箔材的寬度,d為所述焊接部的寬度。
可選的,所述焊接部與留白區的重疊寬度為b,其中,30%≤b/d≤70%。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極片成型設備,用以制備如上述所述的極片;所述極片成型設備包括:
焊接機構,適于將集流體與極耳轉接單元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芯,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極片;所述電芯的能量密度大于220Ah/kg;所述電芯的寬度y的取值范圍為50mm≤y≤230mm,所述電芯的長度x的取值范圍為90mm≤x≤599mm,所述電芯的厚度z的取值范圍為5mm≤z≤73mm;
且所述厚度z與所述寬度y的比值z/y<0.7,所述厚度z與所述長度x的比值z/x<0.5。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100266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磁性線圈組件
- 下一篇:一種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