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洞試驗滾轉測量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994980.1 | 申請日: | 202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586239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磊;周健;蔣文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M9/06 | 分類號: | G01M9/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馬全亮 |
| 地址: | 10007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洞試驗 測量 機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洞試驗滾轉測量機構,其包括角度塊、底座、水平氣泡、磁鐵、表盤。水平氣泡固定在角度塊上,磁鐵與表盤固定在底座上。角度塊繞表盤圓心轉動,轉動角度顯示在表盤上。本試用新型通過轉動角度塊設置滾轉角度,利用磁鐵吸附在模型平臺上,隨模型一起轉動,可實現邊轉動模型邊觀察氣泡位置,操作簡便,大大節約安裝時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洞試驗滾轉測量機構,屬于風洞試驗中模型裝配領域。
背景技術
風洞試驗過程中,調整模型滾轉角時,通常使用象限儀測量來確定是否達到設定的滾轉角。先將象限儀預先設定好滾轉角度,轉動模型,將象限儀放置在模型測量平臺上,看氣泡是否位于中心,如不在中心,則取下象限儀,轉動模型。再將象限儀放置在模型測量平臺上,根據氣泡的位置再微調滾轉角度,然后再放置象限儀,如此往復,直至氣泡位于中心位置。即使滾轉角調整到預設角度,在通過轉動螺栓拉緊模型與天平時,模型也會隨之一起轉動,又得重新調整。象限儀體積龐大,調試過程費時費力,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風洞試驗滾轉測量機構,解決了模型滾轉角調整過程中繁瑣、效率低下的問題,實現了快速簡便的完成模型滾轉角調整。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風洞試驗滾轉測量機構,包括:包括角度塊、底座、水平氣泡、磁鐵、表盤;
底座為長方體狀結構,底座一端設置有轉軸固定架;角度塊為長方體狀結構,角度塊的一端為轉軸結構,與底座一端的轉軸固定架相配合,角度塊可繞底座的轉軸固定架軸心轉動;
表盤固定在轉軸固定架上,表盤軸心處設置有齒輪,與角度塊轉軸結構上設置的齒條相嚙合,將角度塊相對于底座的轉動角度顯示在表盤上;磁鐵固定在底座底部,水平氣泡鑲嵌在角度塊上。
進一步的,所述轉軸固定架與角度塊的轉軸結構同軸。
進一步的,表盤與角度塊的轉軸結構同軸。
進一步的,所述齒條為弧形,其圓心與所述齒輪軸心重合。
進一步的,底座通過磁鐵吸附固定在待調整模型上,滾轉測量機構隨待調整模型一起轉動。
進一步的,水平氣泡位于中心位置時待調整模型滾轉角調整到位。
進一步的,還包括限位裝置,安裝在底座的轉軸固定架上,在角度塊繞底座的轉軸固定架軸心轉動時進行角度限位。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裝置具體為在底座的轉軸固定架上設置螺紋孔,設置擰緊螺栓進行角度塊轉軸的限位。
進一步的,角度塊和底座采用鋁合金材料。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可實現邊轉動模型邊觀察是否達到設定滾轉角度,解決了實用象限儀測量過程中繁瑣、效率低下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測量機構可吸附在模型平臺上,隨模型一起轉動。
(3)本實用新型模型滾轉角度設置方便,便于觀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風洞試驗滾轉測量機構,包括角度塊1、底座2、水平氣泡3、磁鐵4、表盤5;
底座2為長方體狀結構,底座2一端設置有轉軸固定架;角度塊1為長方體狀結構,角度塊1的一端為轉軸結構,與底座2一端的轉軸固定架相配合,角度塊1可繞底座2的轉軸固定架軸心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9949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管道尺寸測量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大棚用自動啟閉排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