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零泊松比蜂窩結構的減震鞋底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974986.2 | 申請日: | 202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524088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周蕊;宋凱峰;張玉杰;陳家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民航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3B13/18 | 分類號: | A43B13/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李成運 |
| 地址: | 30030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泊松比 蜂窩 結構 減震 鞋底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零泊松比蜂窩結構的減震鞋底,包括由上至下順次設置的內底、中底和大底,所述中底為零泊松比蜂窩結構。本實用新型所述鞋底的中底結構采用了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利用零泊松比蜂窩結構特性,使得鞋底在減震過程中不會產生橫向變形,減震效果更強,恢復性能更加優異,適合各種體重人員踩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減震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零泊松比蜂窩結構的減震鞋底。
背景技術
現有的鞋底減震技術大致分為氣墊型、混合材料、增加厚度等方式,但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氣墊減震——即是塑料氣囊內注入氣體使其富有彈性而不影響折疊能力而達到減震的效果,但是由于內部氣壓較低,在變形的過程中會產生橫向變形,只適合體重較小的人,且耐久度較低;鞋底采用混合材料和單純靠增加厚度提高其減震性能方式存在著材料成本較高、成品重量較大、容易變形的問題等。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基于零泊松比蜂窩結構的減震鞋底,能夠增加對鞋底減震吸能的效果,在減震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橫向變形,恢復效果更加優異,減震效果不會因為一部分結構的破壞而大打折扣,并且由于內部蜂窩結構的設計可以達到質量輕,材料成本低等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基于零泊松比蜂窩結構的減震鞋底,包括由上至下順次設置的內底、中底和大底,所述中底為零泊松比蜂窩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包括中心結構層及中心結構層兩側對稱設置的各n個結構層,n為≥1的自然數,中心結構層和其他的結構層各自都包括多個均勻布置的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單胞;
所述中心結構層及任一側的n個結構層,從中心結構層開始,各層的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單胞的大小依序梯度減小、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單胞的數量依序梯度增加。
進一步的,所述中心結構層及任一側的n個結構層,從中心結構層開始,各層的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單胞的數量依序2倍增加。
進一步的,所述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單胞為內凹六邊形蜂窩結構,其包括2個正對設置的橫薄壁,以及4個對稱設置在所述2個橫薄壁左右側的側薄壁,2個橫薄壁等長,4個側薄壁等長,且同一側的2個側薄壁連接形成的尖角向內凹陷;
每一結構層中的多個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單胞的橫薄壁橫向相互連接形成連接層,所述連接層同時作為相鄰結構層的橫薄壁。
進一步的,所述中底一體成型,且為形狀記憶聚合物中底或橡膠中底或EVA中底或TPV中底。
進一步的,所述大底為橡膠大底。
進一步的,所述內底為PU內底或皮革內底。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基于零泊松比蜂窩結構的減震鞋底具有以下優勢:
(1)本實用新型所述鞋底的中底采用了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層,利用零泊松比蜂窩結構特性,使得鞋底在減震過程中不會產生橫向變形,減震效果更強,恢復性能更加優異,適合各種體重人員踩踏。
(2)本實用新型中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層采用對稱結構,且中心結構層每一側結構層中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單胞結構大小依序梯度遞減,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單胞數量依序梯度增大,提高鞋底支撐效果,增加鞋底減震吸能的效果。
(3)本實用新型中,中底采用多層零泊松比蜂窩結構層,形成單元模塊化設計,使得鞋底減震效果不會因為一部分結構的破壞而受到較大影響。
(4)本實用新型中,中底采用了零泊松比蜂窩結構,該設計減輕鞋底重量,使鞋底具有質量輕,材料成本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民航大學,未經中國民航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9749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車門扶手及車輛
- 下一篇:一種用于吸管機構的連續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