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可視化電纜檢測檢測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964097.8 | 申請日: | 202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088025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崔佳;劉爽;馮廣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未徠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區高新區華***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可視化 電纜 檢測 平臺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可視化電纜檢測檢測平臺,包括槽蓋,所述槽蓋的底端設有軌道結構,所述槽蓋的邊側連接有電纜槽,所述軌道結構的底端設有驅動結構,所述驅動結構的一側設有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的頂端設有輔動結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的軌道結構可以配合驅動結構實現攝像頭的快速移動視頻檢測,提高設備的驅動能力,且具備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運行監測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智能可視化電纜檢測檢測平臺。
背景技術
目前電纜敷設于地下,隧道內環境復雜,除了電纜本體的運行狀態和設備狀態,還有周圍的環境狀態如環境溫濕度,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電纜的正常運行,從而影響整個輸電網絡的穩定運行。因此,電纜隧道的綜合監控平臺所需要采集的數據龐大而復雜。
現有技術的電纜一般放置在電纜槽內,但是電纜槽其槽內的電纜時間情況一般無法得知,需要人工進行巡檢探測,較為費時費力,且一般電纜槽體過長,人工巡檢的效率較差。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智能可視化電纜檢測檢測平臺,具備自動化的電纜視頻監控功能,進而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自動化的電纜視頻監控功能,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智能可視化電纜檢測檢測平臺,包括槽蓋,所述槽蓋的底端設有軌道結構,所述槽蓋的邊側連接有電纜槽,所述軌道結構的底端設有驅動結構,所述驅動結構的一側設有連接結構,所述連接結構的頂端設有輔動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軌道結構包括安裝塊、軌道體、輔動槽、驅動槽,所述安裝塊的底端設有軌道體,所述軌道體的兩側開設有輔動槽,所述軌道體的底端設有驅動槽。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結構包括輪轂電機、蓄電池、安裝架、攝像頭,所述輪轂電機的一側設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的一側連接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底端設有攝像頭。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彈簧桿、第一連接環、第二連接環、轉軸,所述第一彈簧桿的底端設有第一連接環,所述第一彈簧桿的頂端設有第二連接環,所述第二連接環上連接有轉軸。
進一步的,所述輔動結構包括滑動塊、第二彈簧桿、安裝板、支耳、滾輪,所述滑動塊的一側設有第二彈簧桿,所述第二彈簧桿的一側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一側設有支耳,所述支耳上連接有滾輪。
進一步的,所述滑動塊在遠離所述第二彈簧桿的一側與所述轉軸相連接。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智能可視化電纜檢測檢測平臺,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的軌道結構可以配合驅動結構實現攝像頭的快速移動視頻檢測,提高設備的驅動能力,且具備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的連接結構以及輔動結構可以提高驅動結構運行流暢度,防止設備出現軌道異物造成運行不流暢的問題,提高驅動結構的緩沖能力。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智能可視化電纜檢測檢測平臺的主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未徠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未徠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96409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拉桿箱式折疊床
- 下一篇:一種立式包裝機的供膜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