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貴金屬濕法冶煉的新型通氯管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962841.0 | 申請日: | 2022-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377987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6 |
| 發明(設計)人: | 邢曉鐘;潘從明;胡鐵民;劉成;高向乾;楊曉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3/02 | 分類號: | C22B3/02;C22B11/06 |
| 代理公司: | 蘭州中科華西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實軍 |
| 地址: | 73710***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貴金屬 濕法 冶煉 新型 通氯管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貴金屬濕法冶煉的新型通氯管,通過管體內部固定有內襯,內襯的外徑與管體的內徑相匹配,管體外部套設并固定有外襯,且外襯位于釜口連接法蘭的下方,通過在管體內部增設內襯以及管體外部增設外襯,可以提高整體通氯管的剛性,管體下端同軸固定有底管,底管側面分布設置有氣孔,用以將氯氣通入介質中,相比現有通氯管底部開設氣孔的方式,有利于氯氣分散,且不易堵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通氯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貴金屬濕法冶煉的新型通氯管。
背景技術
二氧化硫還原法和氯化法等工藝是貴金屬濕法冶煉過程中經常采用的工藝,比如,貴金屬的溶解造液往往會采用水溶液氯化法進行,還可采用控電氯化工藝進行貴賤金屬的初步分離。目前,常用的氣體通入裝置均采用單根通氣管,為了提高通氣效率,往往只在主管底部鉆孔,氣體經過主管底部孔洞噴出,但此種通氣方式存在介質中顆粒狀金屬物料易堵塞通氣管的缺陷,而且采用主管底部孔洞單一的進氣方式,不易于氯氣快速擴散。同時由于常用通氣管主管與法蘭垂直,不便于在反應釜上安裝,且存在剛性不夠不能長時間應對介質沖擊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剛性,進而增強應對介質沖擊能力的通氯管。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貴金屬濕法冶煉的新型通氯管,包括管體,管體頂部設置有氣管連接法蘭,管體上部設置有釜口連接法蘭,所述管體內部固定有內襯,內襯的外徑與管體的內徑相匹配,管體外部套設并固定有外襯,且外襯位于釜口連接法蘭的下方,所述管體下端同軸固定有底管,所述底管側面分布設置有氣孔。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底管下端底部連接有分散器,分散器上端與底管固定,分散器頂部設置有進氣孔,分散器內部設置有空腔,分散器側面與底面均分布設置有分散孔,且分散孔與空腔連通。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管體上在釜口連接法蘭上方設置有通氣支管,且通氣支管上設置有閥門。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內襯與外襯均為F46材料。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氣孔直徑為3mm。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外襯頂部設置有一圈翼緣,且翼緣頂部與釜口連接法蘭接觸。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釜口連接法蘭的軸向方向與管體軸向方向呈70°夾角。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管體內部固定有內襯,內襯的外徑與管體的內徑相匹配,管體外部套設并固定有外襯,且外襯位于釜口連接法蘭的下方,通過在管體內部增設內襯以及管體外部增設外襯,可以提高整體通氯管的剛性,管體下端同軸固定有底管,底管側面分布設置有氣孔,用以將氯氣通入介質中,相比現有通氯管底部開設氣孔的方式,有利于氯氣分散,且不易堵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俯視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底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分散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4所示。一種用于貴金屬濕法冶煉的新型通氯管,包括管體1,管體1頂部設置有氣管連接法蘭13,管體1上部設置有釜口連接法蘭14,所述管體1內部固定有內襯2,內襯2的外徑與管體1的內徑相匹配,管體1外部套設并固定有外襯3,且外襯3位于釜口連接法蘭14的下方,所述管體1下端同軸固定有底管4,所述底管4側面分布設置有氣孔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9628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